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中期后,英商将鸦片大量偷运至广州一带,土烟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中期后,英商将鸦片大量偷运至广州一带,土烟生产在士大夫们“梢分洋烟之利”的口号下也剧增猛长。鸦片烟税是清朝财政的重要来源。民国时期,军阀为扩大地盘,鼓励种植罂粟。南京国民政府登台后,先实行‘寓禁于征”,实质也是征而不禁。1935年,政府推出《六年禁烟计划》分阶段禁烟,但各地阳奉阴违,到中日战起已无暇顾及,日占区更是烟毒重重。据纯计,从l912年至1922年,中国发生大小内战达139次,这些战争多与鸦片有关。罂粟大量种植,造成粮食严重短缺。吸食之人“鸠形鹤面者比比音是”,农民种罂粟,如遇‘烟苗失败,征税加重,穷无所之,典田鬻子”。

——据齐霁《中国共产党禁烟史》等

材料二

清末新政时期的禁烟是近代较有成效的禁烟运动。当时,清廷政务处依据《禁烟考成议叙议处章程》,对官员禁烟成绩卓越者加级奖励,失职者降职充罪,并重申“禁吸尤以查禁官员为要义”,对于吸烟积习未改的官员,严加惩处,不稍宽贷,1910年,一些知识分子在北京自发成立了“中国国民禁烟会”,广著论说,扩大禁烟声势,争取各国对中国禁烟运动的声援。政府大力推行替代种种植,即要求种烟农民将罂粟田改种豆麦棉麻等物,以解决生计。利用世界各国谴责英国鸦片政策之机,与英国进行禁烟交涉,限制印度鸦片偷入中国。

——据牛何兰主编《中外禁烟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毒品泛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禁烟的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新政及国民政府时期的禁烟运动加以简要评价。

 

(l)原因:列强凭借特权向中国贩卖鸦片;社会各阶层对鸦片危害的认识不足;政府贪利,禁烟不力;国家内忧外患,政治动荡,政令不统一。 (2)特点:对官员考核奖惩姑合;禁止官员吸烟;政府与民众上下联动;将禁烟与解决民生相结合;利用有利的外部机遇。 (3)评价:清未新政时期的消王朝已病入膏肓,不可能集中梢力禁烟,但是,该时期的禁烟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后来的禁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禁烟政策,看似采用较为创新的经济手段治理毒品,实则加剧了烟毒泛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破坏禁烟,是近代鸦片难以禁绝的重要原因。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一“清中期后,英商将鸦片大量偷运至广州一带,土烟生产在士大夫们‘稍分洋烟之利’的口号下也剧增猛长。鸦片烟税是清朝财政的重要来源。民国时期,军阀为扩大地盘,鼓励种植罂粟。南京国民政府登台后……实质也是征而不禁……各地阳奉阴违,到中日战起已无暇顾及,日占区更是烟毒重重”,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特征的所学知识,从外因与内因、国内的相关力量的态度与时局等角度分析概括近代中国毒品泛滥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清廷政务处依据《禁烟考成议叙议处章程》,对官员禁烟成绩卓越者加级奖励,失职者降职充罪,并重申‘禁吸尤以查禁官员为要义’,对于吸烟积习未改的官员,严加惩处,不稍宽贷”“一些知识分子在北京自发成立了‘中国国民禁烟会’,广著论说,扩大禁烟声势……政府大力推行替代种种植,即要求种烟农民将罂粟田改种豆麦棉麻等物,以解决生计。利用世界各国谴责英国鸦片政策之机,与英国进行禁烟交涉,限制印度鸦片偷入中国”,结合相关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清末新政时期禁烟的主要特点。 (3)依据对材料二信息的理解,联系材料一中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禁烟措施及其结果,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特征的相关知识,辩证地分析评价清末新政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禁烟运动。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近代毒品泛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明代的君巨冲突中,“礼”被抗争之臣反复提及,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礼”与“理”二者相通,士大夫据“礼”成“理”,持守理在君上的政治价值观,理在君上观的背后支撑是天下为公观、法祖观与君德观,这三种观念在传统政治文化中具有接近公理的地位。在士大夫观念中,已将顺从与匡救并举当做理想的臣道,并不以服从才主为是。明代士大夫虽因官职不同,具体的政治诉求不同,但就朝廷公共权力的分配这一角度看去,都指向反对皇权专制极端化。主张君臣分职、共治天下。

——摘编自李佳《论明代的君巨冲突》

材料二

l837年,维多利亚继承了王位。首相墨尔本把女王寝宫中的侍官换成清一色的辉格党贵妇,诱使维多利亚在政治上采取了自由党立场。1839年墨尔本政府在下院多次遭到保守党批评,在围绕政府重要决策投票时,内阁仅获5票多数,墨尔本决定辞职并劝女王及时任命保守党(由托利党演变而来)领袖皮尔任内阁首相。不料皮尔得寸进尺,非要她遣散宫廷中的辉格党贵妇才会出面纽阁。女王愤然回绝,皮尔拒不组阁。女王丈夫阿尔贝特告诫她:身为立宪君主,面对党争应持不偏不倚的超脱态度;尽量任用能在下院获得多数的人为首相。于是,女王邀请皮尔组阁,历时两年的“寝宫危机”以维多利亚的让步落下帷幕。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君臣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君主权力的认识。

 

查看答案

1969年,西德推出“新东方政策”。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与西方合作的同时,加强与东方的凉解,二是承认两个德国并存局面,加强东西德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德国问题的最后解决。据此,西德推行该政策有助于

A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B.推动多极格局的形成

C.调和美苏之间的敌视关系

D.德国摆脱冷战的影响

 

查看答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回顾新中国外交成就时说:“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他评论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政策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C.万隆亚非会议成功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新中国初期对1945年发表的《论联合政府》一文进行了部分修改,毛泽东对该文章修改的主要背景是

A法西斯同盟国取得了胜利

B.毛泽东思想己经走向成熟

C.冷战下国际关系发生变化

D.冷战初期中国与苏联结盟

 

查看答案

19728月,周恩来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说:过去23年,只是向金门、马祖打炮、广播,号召官兵起义,实际上我们对台湾的工作做得很差。”19736月,他指示新华社:《参考资料》每天要登一篇有关台湾的消息和言论,骂街的不要。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

A. 海峡两岸的沟通主要在民间

B. 中国外交手段呈多样化特征

C. 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方式开始调整

D. 中美关系改善推动了两岸关系缓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