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

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这种称呼的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逐步深入

B.由中国为中心向西方为中心转化

C.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转向和解

 

A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始终抱守天朝上国的观念,鄙视西方人对西方的称呼为夷物,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主张了解西方,逐渐认识到了西方的强大,转而学习西方,才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夷狄观念,故A项正确;B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A。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对外观念的改变·传统夷狄观到平等观念的产生 【名师点睛】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其在学习西方方面对今天的借鉴: (1)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2)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还要借鉴西方先进的经营管理题体制,重视市场的优化配置作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克服洋务企业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3)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查看答案

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这里的“皮毛”是指

A.西方科学技术

B.西方生活习俗

C.西方经济制度

D.西方教育制度

 

查看答案

在谈到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洋务派同改革派的真正差异不过在于: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后者布新同时除旧。”能支撑此观点的是

A.发展近代工业

B.创办新式学校

C.实行民主政治

D.编练新式军队

 

查看答案

魏源的《海国图志》对英国政体作了详细介绍,其意图不是

A.希望中国进行政治改革

B.反思中国战败教训

C.探究英国获胜原因

D.让国人了解英国国情

 

查看答案

今年是甲午战败121周年,也是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我们有必要理性地反思这两次中日战争,以避免新的历史悲剧出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10月,日本发布由日本中国通宗方小太郎撰写的《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檄文,文中提到:“满清氏元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虽然,我国之所惩伐在满清朝廷,不在贵国人民也;……夫贵国民族之与我日本民族同种、同文、同伦理,有偕荣之谊,不有与仇之情也。”

——据维基百科

材料二

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

材料三

见下表

抗日战争前夕《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

国力

军力

工业总产值亿美元

生铁产量万吨

钢产量万吨

石油产量万吨

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

总兵力

有训练的后备兵源万人

军舰

军舰总位万吨

飞机

136

959

556

002

10%

2029

50

66

59

600作战305

60

2397

635

393

80%

60余

4097

200

771

2625

——据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一

材料四

为了确保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1945年2月召开的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联合国有6个主要机构,最重要的是安全理事会。安理会由中、法、苏、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组成。任何实质性问题,均须经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即五大国拥有否决权。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中国不仅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而且还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出兵中国的目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的主要结果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劣势。分析在此等劣势下,中国仍然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教材标题即“伟大的抗日战争”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