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末民初晚清是中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民初中央...

清末民初晚清是中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概况

 

——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遵守宪法是孙中山对袁的另一要求,宪法制定之前,先制定临时约法,3月7日,临时参议院开始讨论,3月11日公布,规定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总统、国务员行使统治权。人民一律平等……均在法律上享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被选举权利、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总统总揽政务,统率陆、海军,任命文武职员.但制定官制、官规,任命国务员、大使、公使及宣战、嶙和、订立条约则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命令,公布法扑及命令,均须国务员副署。

材料三

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的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诚然,耶稣会士传入了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制图学和建筑学等西方科学,但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小撮儿士大夫。他们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在这些方面仍然是传教士到来之前的那种模样。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反映出的社会经济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革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内容所体现的蓝本和所包含的民主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走向近代所体现的特点。

 

(1)特点:工商业日益发展(或地位不断提高);借鉴西方经济管理制度,加强工商业管理: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影响:促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推进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社会进步提供物质基础;为后来的机构调整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2)蓝本: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因素: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或答国民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体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 (3)特点:中国走向近代不是中国社会正常历史进程发展的结果,是在外力的压迫下被动开始的。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中“却渐渐与政治事业宣告脱节”“绝口不谈朝政时事”“与现实绝不相干”等文字信息来概括特征;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明清时期政治和文化专制统治以及文化典籍积累等角度分析作答。 第(2)问,中由材料中“均须国务员副署。”可知学的是美国的三权分立但不是总统制,而是议会制共和制。民主原则包括由“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知主权在民,由“人民一律平等”可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体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四中的“西方的冲击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即可看出中国走向近代所体现的特点是“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是在外力的冲击下被动开始的”。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清末工商业的发展及特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名临时约法》 【名师点睛】依据材料概括信息问题解题方法:一个前提、两个充分、五个步骤。 1.一个前提: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表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2.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有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 3.五个步骤:读(审题)一找(关键信息)一接(嫁接相关知识)一转(转换材料信息和知识)一答(组织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人阶段之间的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

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

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

思想先行。……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的具体内涵

 

查看答案

有人将法德的关系作如下比喻:原来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法国采取了“民主”规则,德国采取了专制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旧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第二个“民主”的含义是指

A.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

C.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D.法德关系的和解

 

查看答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获得了惊人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

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经济体制的调整创新

C.凯恩斯主义广泛应用

D.际经济秩序的重建

 

查看答案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而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主义工业化

 

查看答案

据记载,1935年至1939年罗斯福政府设立的全国青年管理局,共雇用了大约150万男女青年在事业部门当书记员、打字员,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当帮手以及修缮学校等工作,并付给他们一定的薪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青年人的消费能力

B.完善学校的教育体制

C.强化青年的社会任感

D.缓解社会上失业压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