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欧化主义”意即“全盘西化”,是东方国家学习西方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的一种偏向和弊病。在学习西方的实践中,一部分日本人逐渐意识到,既不能不顾日本国情,生搬硬套西方的技术和文化走“全盘西化”的道路,也不能一成不变地固守寡藩时代的思想和传统,陷入“国粹主义”泥沼;既要努力实现与国际潮流接轨的现代化,又不能被“欧化主义”所同化。由此可见,如何创造日本的现代工业文明,明治政府面临三种选择“洋魂洋才”、“和魂和才”、“和魂洋才”。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在学习西方过程中日本面临的三条道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最终选择的道路及其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书端州郡斋壁
【宋】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谍。
秀千终成栋,精钢不作为。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分类方法。“经”是儒家经典,“史”指史籍,“子”是诸子百家和宗教著作,“集”则为文集。四部之关系,可以《春秋》一书予以说明:《春秋》虽为“经”,但孔子作《春秋》,实述旧史,故“史”与“经”通。而“经”“史”皆是文章,则“集”亦与“经”“史”相通。而出于孔子之手,为孔子一家言,则“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在中国实皆相通。
——摘编自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
材料二
1861年,冯桂芬提出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学术分类方案,该方案包括“中学”和“西学”两大门类,“中学”又包括经学、史学、古学(文学)三科,“西学”包括“历算之学”(天文、历算等学科)和“格致之理”(光学、化学等学科)。在中西学术的配置上,他提出的原则是“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903年张之洞提出“八科分学”的方案,将学术分为八科:经学、政法、文学、医、格致、农、工、商,该方案初步奠定了中国近代学术分科的基础。1913年,教育部公布了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农科、工科、这标志着中国传统学术分类“四部之学”在形式上完成了向近代分科性质的“七科之学”的转变。
——摘编自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学术分类演进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学术分类演进的原因,并简析其意义。
1930—1945年,世界电影的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折,大量拍摄抒情影片的电影人转而拍记录片,且由起初的和平反战风格转向支持战争风格。造成此规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电影消费市场发生变化
B.二战形势发生重要变化
C.战争加剧世界经济危机
D.国际盛行和平反战之风
1918年,苏俄规定了8小时工作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到1920年,人们纷纷从贫民窟、地下室和阁楼迁入了设备齐全的套宅内;政府还开始着手医疗改革。这说明苏俄
A.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B.经济体制开始趋于集中
C.初步开始共产主义探索
D.商品货币关系效果凸显
读下表,据此分析决定这一时期美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1860-1900年美国城市人口增长
外来移民占(%) | 农村进入人口占(%) | 自然增长占(%) |
54 | 36 | 10 |
A.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B.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
C.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D.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