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A.通过贵族的妥协让步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B.通过平民的不断斗争来保障平民的利益
C.适度调整公民内部关系来稳定社会秩序
D.借助频繁的领土扩张来维护帝国的统治
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当时的雅典公民广泛参与城邦事务。但也出现了一些过激行为,如数千群众聚在一起制定法律审查执政官的行为,宣召伯利克里解释其行为,不仅处死了苏格拉底,更处死了在阿吉纽西海战中打了大胜仗的六个将军。这反映了
A.古希腊缺乏法制传统
B.公民道德素质的下降
C.直接民主会损害自由
D.雅典社会人人平等的原则
“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段材料能够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独立自治
B.小国寡民
C.封闭保守
D.彼此隔绝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对这项措施认识正确的是
A.王国取得较大的地方自主权
B.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解除了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则材料说明唐朝三省制
A.不能节制和约束君权
B.诏令须由政事堂决议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
D.门下省单独决策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