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周王准备以上卿之礼赐管仲,管仲推辞说:“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两季)来承王命,何以礼焉?”这反映了
A.宗法政治渐趋瓦解
B.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C.分封制度逐渐恢复
D.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严复生平经历
1854年1月8日,出生于今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阳岐村一中医世家。
1867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1877年3月,赴英国学习海军三年。
1890年,升为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1895年,甲午战争后在天津《直报》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主张变法维新、武装抗击外来侵略。
1896年,创办俄文馆,并任总办,俄文馆为中国最早的俄语学校;帮助张元济在北京创办通艺学堂;9月24日捐款100元资助梁启超与汪康年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
1897年,和王修植、夏曾佑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和《国闻汇编》,宣传变法维新;将《天演论》在《国闻报》报上连续发表。
1898年,光绪帝命严复来京觐见,阐述变法主张;改捐同知,撰《上光绪皇帝万言书》。
1910年,海军部授为协都统,后任资政院议员。
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任首任校长;11月辞去校长职务。
1915年5月,严复被袁世凯聘为宪法起草员。8月23日筹安会宣布成立,严复列名为筹安会的发起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7年,对张勋复辟表示同情。
1921年10月27日在福州郎官巷住宅与世长辞,终年69岁。
——摘编自《严复年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严复的人生经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后严复的思想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历史―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战略地位开始逐渐受到美国决策者的重视。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中国的抗日与美国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在大规模援华的同时,从长远利益出发,确定了战后对华政策的长远目标,即建立一个相对稳定而亲美的中国以发挥多种作用,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据点,抵制苏联的影响,为美国提供巨大的市场和原料基地,在国际事务中提供坚定支持美国的一票。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显示出来的重要军事价值,促成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善和提高。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可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l)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重视中国战略地位的原因。
(2)列举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逐步实现“三级跳”的基本史实。并从战后世界新的经济秩序形成的角度,用史实说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庚子国变后,由于朝廷威信扫地,到新政时,讲“民主”、骂“专制”,即便在“体制内”也不再敏感。当时绝大多数立宪派主张英国式宪政,虽非共和,已认民主。他们与革命派的分歧已不是民主不民主,而是排满不排满了。
材料二
中国在日政治侨民众多,维新派在戊戌失败后,革命派在辛亥胜利前,都以日本作为主要流亡地。至于一直在国内发挥影响的立宪派干将如杨度、汪荣宝等,也是留日回来的。尤其在1912—1918年间,出国留学者几乎都往日本。而这个时期恰恰是“个人自由”和“民主”的观念大举进入中国之时。如果说十九世纪的“西学东渐”主要靠华人赴西和西人来华、1920年以后中国的激进思潮相当程度上来自留苏留法学生,那么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的个人自由和民主思潮,包括以这种思潮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更主要是留日学生带来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秦晖《两次启蒙与“日本式自由主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九世纪至1920年以前“东渡扶桑”留学大潮的影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建国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白银对制钱的比价一般在1000文以下,1808年以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银钱比价持续上涨。银价的上涨意味着广大劳动者必须付出更多的铜钱(完税)……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鸦片战争后10年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多的外国银元流入中国社会,外商趁机用成色较低的银元套购中国纹银运往国外,制成银元后返销中国牟取暴利。
——摘编自许弘《近代中国银货币改革述论》
材料二
林则徐于1833年提出自铸银元。光绪初年,吉林省首先用机器试铸银币。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才获准在广东设造币厂。此后,湖北、江苏等省纷纷仿效。1905年,清政府开始全面进行货币改革,目的是统一银币。但由于本位币不定,引起了“两”“元”之争。焦点是用“两”还是用“元”,以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为代表的“一两”银币派认为各国应有自己的币制体系,中国不能亵渎国体而丧失主权……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自此,两元之争落下帷幕。……1911年,停止各省自由铸造,铸币权统归中央。……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灭亡,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
——摘编自刘士刚《晚清的货币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货币改革的特点并评价上述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
1953 | 82.5 | 1957 | 105.0 |
1954 | 85.6 | 1958 | 141.2 |
1955 | 106.8 | 1959 | 124.7 |
1956 | 127.6 | 1960 | 133.2 |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
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
1953 | 166.83 | 1959 | 169.68 |
1954 | 169.52 | 1960 | 143.5 |
1955 | 183.94 | 1961 | 136.50 |
1956 | 192.75 | 1962 | 154.41 |
1957 | 195.05 | 1963 | 170.00 |
1958 | 197.65 | 1964 | 187.50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4)》编制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两个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产量与国家政策的角度予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