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君权神授” 

 

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董仲舒“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故A正确。“仁者爱人,民贵君轻”,属于孟子,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君权神授”,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 “性恶论”思想

 

查看答案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的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A.人的平等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

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D.人的自由权利

 

查看答案

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对以上这一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儒家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B.人类社会的文化逐渐走向一致

C.孔子的思想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推崇

D.儒学中的某些思想具有跨越时空的恒久意义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请阐述雅典民主政治的范围、三个阶段和性质,并客观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