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元前634年,宋国“叛楚即晋”,楚国遂大举攻伐,晋文公起兵援宋,双方对峙于城濮...

公元前634年,宋国“叛楚即晋”,楚国遂大举攻伐,晋文公起兵援宋,双方对峙于城濮。晋文公退避三舍,“卑而骄之,怒而挠之,”最终大败楚军。这一记载实质上表明当时

A周王室的地位已趋于衰落

B.诸侯国间的战争愈演愈烈

C.晋国已成为诸侯国的霸主

D.政治统一已成为大势所趋

 

A 【解析】 试题分析: 按照分封制的知识,受封诸侯有服从王命、随从作战、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而材料“叛楚即晋”,彼此攻伐,反映诸侯坐大,王室衰微,故选A;B只是揭示材料的现象,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晋国已成为诸侯国的霸主的信息,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政治统一无关。排除D。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开发了边疆,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诸侯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室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崩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吴晓波在其《游荡两千年》一书中评论某种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的消失了。”这一制度

A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B.推动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C.导致了知识阶层的消失

D.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丹尼斯·谢尔曼评论某古希腊政治家时说:“他没能彻底铲除旧贵族的势力;相反,他为新兴的富人阶层参与政权开辟了道路。”“他”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苏格拉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非恶制也所恶夫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1893年始改用此种试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人方拾吾之唾余以自夸耀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梁启超《官制与官规》(1910年)

材料二

科举制的废除使得精英开始多元化了。不再往国家流动而是流落到民间国家与精英的关系在1905年后出现了疏离。在某种意义上清政府是毁在废科举上。说得绝对一点不废科举何来“辛亥”没有“1905何来“1911科举的废除还造成一个后果民国找不到使得民族国家一体化的整合方式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的胜利乃是地方士绅的胜利中央不再能控制全国。此外科举废除后这套比较具有公平性的选官制度没有找到替代品结果吏治大坏任人唯亲、派系政治等泛滥成灾。所以科举的废除在某种程度上比辛亥革命更重要它倒是一场真正革命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2005年许纪霖在“科举废除百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利弊。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废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查看答案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