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是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C.建立苏维埃政权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历史学者郭蕴静认为:“历来任何主权国家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自身的地位,在对外关系方面(无论政治或经济)制定的政策、措施,都带有限制性。”以下各项说法可为这一观点提供历史依据的是
①明朝推行“海禁”政策②中国签署《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③德国颁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④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方兴未艾
B.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活
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
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
D.反帝反封建斗争对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的起着决定性作用
英国与德意志帝国都实行君主立宪制民主政治,它们的相同点有
①国王或皇帝是世袭②国王或皇帝是国家元首
③首相或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以下条约规定,出现最晚的是
A.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五处港口
B.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C. 大合众国大臣遇有要事,无论何时应准到北京暂住,与内阁大学士……酌议……事件
D.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