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的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A.元朝政府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B.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
C.元朝沿用了唐朝“羁縻”政策
D.元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某史书记载:“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材料所指的职官是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通判
D.按察使司
《资治通鉴》载:高宗初即位,欲更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直恐宰臣异议耳。唐高宗所顾忌的宰臣,最主要的是
A.三公九卿
B.御史大夫
C.三省六部的长官
D.二府三司官员
《汉仪注》记载:大祠日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这一措施的政治作用是
A.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B.打击地方势力巩固中央集权
C.使得诸侯王国封地越分越小
D.严格限制了王侯祭祖的特权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最主要表现是
A.世卿世禄制取代禅让制
B.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并行制
D.郡县制代替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