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国家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国家的发展而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分别登记,地方官对所掌户籍和赋税要造册“上记”中央,以查考其政绩,户籍制度逐步发展起来。秦朝时,将户籍制度统一起来。按不同情况区分了不同的户籍,确定了户口的什伍编制方式:规定了生著死削的统一办法;制定了户主申报和典老审查核实的登记户口的程度;登记的内容非常详细;有户主的姓名、身份、籍贯和年龄,也有户内成员的姓名、年龄和健康状况,祖宗三代出身情况及家内人员与财产类别等项内容。有时还有身高的记录。对不报、虚报和假报户口的或未经官府批准而擅自更籍的统统严加惩罚。还作出了不许擅自迁,迁时必须审核,必须办理更籍手续等规定。并把户籍法律制度作为国家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成文法典的公开而布之于众。户籍制度至此正式形式。西汉时期,承袭了秦朝的户籍制度。采用了编户以及乡亭制度等有力措施,从而使户籍管理更加完善和周密;采取了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的办法,以使土地得以充分有效的利用;并且按一家一户的原则未登记和管理户口,开始实行户赋和口赋相结合的算赋和征赋制度,秦汉户籍制度一直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

——摘编自张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及其政治逻辑分析》

材料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废止了旧的户籍制度,建立了新的户籍管理制度。1951年,公安部颁布实施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制订的全国城市户口管理法规,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之安全及居住、迁之自由。1955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建立经济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此时的户籍制度还是以人口统计为主。随着肃反、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政府开始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颁布了一系列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规章、条例,户籍制度日渐形成城乡有别的二元结构。1958年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91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将这种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由此带来社会权益和保障的不同,中国现代户籍制度由此正式确立。2014年6月6日,中央深改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改革户籍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2016年9月19日,中国大陆31个省份全部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意见。普遍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部分地区放宽落户条件。我国存在半个多世纪的二元户籍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并分析户籍制度产生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当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及其意义。

 

(1)过程:户籍制度伴随着中国古代国家的发展而产生;春秋战国时期,户籍制度逐步发展起来;秦朝时,户籍制度正式形成;汉朝时,户籍制度更加完善周密;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沿用户籍制度。 特点:历史悠久;内容完整;日益周密;形成体系;影响深远。 作用:加强了对民户的控制;便于征发兵役、徭役及课取赋税,保证国家有充足的赋税收入;成为古代国家进行政治控制的重要手段;成为封建统治的制度基础和保障。 (2)背景:建国初期形成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化的进程,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转移;二元户籍制度损害了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实现,也造成了户籍管理上的混乱; 意义:有利于消除身份区隔和歧视,实现居民社会管理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落实。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小问过程依据材料一中“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国家的发展而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地方官对所掌户籍和赋税要造册“上记”中央” 秦朝时,将户籍制度统一起来,西汉时期,承袭了秦朝的户籍制度。采用了编户以及乡亭制度等有力措施,从而使户籍管理更加完善和周密”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中信息从“历史悠久、内容完整;日益周密、形成体系以及影响深远”角度回答;第三小问作用从“税收以及军事”等角度思考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小问背景依据材料二中“颁布了一系列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规章、条例,户籍制度日渐形成城乡有别的二元结构。”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意义级和所学从“有利于消除身份区隔和歧视,实现居民社会管理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角度回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古代户籍管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示柱状图显示了苏联经济增长率与世界的比较,其中两次出现负增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破坏          

B.经济体制改革的负效应

C.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           

D.苏联经济模式固化影响

 

查看答案

一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1976年前后的荷兰,没有多少荷兰人会非常努力地工作。如果你曾试着工作过,但不喜欢,也可以停止工作。在富裕社会,人们不会因为变得更为富有而感到更幸福,与朋友和亲戚们在一起的时间才能带来幸福……而今欧洲国家正在禁止懒惰。我们现在都成了职业至上者。生活被重新定义为一场赛跑,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这种差异说明了

A.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能力陷入困境   

B.资本主义福利国家走向破产

C.西方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耗费了财富

D.经济政治危机的发生

 

查看答案

撒切尔夫人在蝉联首相之后说:“在头两个任期里,现政府砍断了束缚着格利弗的数千条绳子中的许多条。这一切都要求对政府的作用加以限制,但是在那些限制以内,政府必须具有决定权。”下列措施与撒切尔经济政策一致的是

A.动用赤字财政、适度通货膨胀等手段  

B.弱化政府对私营部门的调控措施

C.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              

D.增加政府开支,降低税率

 

查看答案

1933年6月,国联在伦敦举行会议,试图通过多边合作稳定各国货币和国际汇率,罗斯福向会議致信,宣称健全的国内经济体制是比其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兑换比值更为重要的因素。罗斯福此举

A.有助于消除严重的经济危机   

B.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

C.缓和了与会国的矛盾与分歧   

D.加剧国际经济局势紧张。

 

查看答案

1935年11月4日,即国民政府宣布实行法币改革的第二天,英国驻华大使在英国法律授权下,公布“国王规章”,明令禁止在华的英国国民继续用银偿债或支付其他金钱业务;规定英国在华侨民要接受法币以代替白银和银元。英国政府这些举措

A.表明了英国政府认可中国法币改革的态度 

B.说明英国试图转嫁经济危机带来的的冲击

C.阻止了日本操纵控制中国金融市场的图谋 

D.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陷入绝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