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长安城的宫殿,官署、武库等朝廷机构的建筑物约占9/10的面积,剩下供居住的仅占1/10。唐代长安的宫城和皇城占10%,而居民区占63.8%,其他面积为道路、河渠等设施所占。从汉至唐都城布局的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弱化
B.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
C.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D.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唐会要》记载:“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真怪之产” 。唐诗亦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明月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材料中反映了
A.商业经营的市坊限制打破
B.江南地区经济实力上升
C.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D.小农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至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广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手工业发展
B.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C.大一统局面形成
D.科举制度全面实施
西汉丞相公孙弘在自己的府邸里建造“客馆",以招揽才学之士。公孙弘去世后,“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氅继踵为丞相,自蔡至庆,丞相府客馆丘虚而已。至贺、屈氅时,坏以为马 厩、车库、奴脾(婢)室矣!”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了
A.中央与地方斗争激烈
B.西汉时丞相更替频繁
C.丞相有任免官员权力
D.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
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西周晚期《颂鼎》铭文记载:“王曰:颂(人名),命汝官司(管理)成周(洛阳)贾廿家,监司新造贾,用宫御。”由材料推断
A.此时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B.工商业呈现出多元化新格局
C.国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从商之族具有专业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