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说:“还需要尽可能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同时又强调了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问题,“限制不利于我们的、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政策始终得到正确贯彻
B.公私合营掀起这一政策执行的高峰
C.此时对待民族资本主义政策上存在矛盾
D.“限制”的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因素的方面
近代漫画评论家黄茅曾说:“热情的青年漫画家投身到革命军的队伍,随军由粤出发直入湘鄂诸省,参加实际的战斗生活,直接发挥绘画配合作战的效能。他们印刷大量印刷品和画报,《国耻画报》《反帝画报》等都是当时的产物。”材料中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A.1919年
B.1927年
C.1931年
D.1938年
20世纪20年代,研究五四运动的文章较少,到30年代中期,学术界把五四运动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研究,促使人们对“五四精神”进行反思。出现这种情况的历史背景是
A.学术界引入科学社会主义
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C.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
D.中共批判国民政府投降情绪
1903年,梁启超在其著作中写道:“麦喀士(社会主义鼻祖,德国人)之学理,实为变私财以作公财之一阶梯而颂扬之》”材料表明
A.梁启超效仿西方资本主义的理念有所转变
B.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使知识分子大受鼓舞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D.梁启超希望学习德国建立近代社会保障体系
晚晴学者章梫曾评说到:“中国浅人略涉东西国一二家之学说,如染狂毒,如饮鸩酒,不自知其身之生死,并未尝窥见船山、梨洲之书,如果能够略读船山、梨洲之书,忠爱之心油然兴发,岂复有革命平权等事乎?”这反映出
A.顾炎武的学说仍没有超脱出传统儒家范畴
B.明清思想对黄宗羲的理论理解程度较低
C.资产阶级革命派与黄宗羲的思想有本质区别
D.清末一系列改革都发端于明清思想家的理念
近代中国驻外公使郭嵩焘(1818-1891)旅居英国时感叹:“政教风俗,欧洲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犹三代盛时之视夷狄也。中国士大夫知此义者尚无其人,伤哉!”郭嵩焘此论
A.认识到西方制度的先进
B.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C.有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
D.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