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脚...

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脚趾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虑亡聊身体担心无法依靠。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A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严惩官吏腐败,推动吏治清明

C.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D.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脚趾)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身体担心无法依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王国问题严重,贾谊旨在告诫统治者要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严惩官吏腐败,推动吏治清明,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王国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

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B.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C.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末书院的改革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整顿、改良旧书院:主张裁减旧的诗文词章之学,在保证传统的经史之学的基础上,“兼习算学,凡天文、地舆、农务、兵事,与夫一切有用之学,统归格致之中,分门探索,务臻其奥”。(二)另建新型书院:如上海格致书院,聘请西方学者教授格致之学(即自然科学技术),后分为矿务、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六学,学生可任取某学,逐次讲习。(三)将旧书院改造为新式学堂:始于1896年刑部侍郎李端菜在《请推广学校折》中建议:“令每省每县各改其一院,推广功课,变通章程,以为学堂。”然后再逐渐推广。于1901年8月下令将各地所有书院一律改为学堂。至此,延续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书院即告结束,以后虽仍有以书院命名的,但已是属于新教育范畴了。

——摘编自《中国教育史》网络课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书院教育的新变化。(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书院教育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商人和王权终于走到一起,商人在金钱上支持国王,国王在政治上确认商人的地位,在英国、法国、德国,富有的商人作为市民的代表出席了国会。不仅在政治上,在思想观念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在庄园经济时代,基督教卑视财富,而在货币经济时代,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宣扬:人是尘世的上帝,财富是国家富强的基础。与庄园不同,城市国家的财富,来自商业的利润。所以商人有着崇高的地位,尤其把海外经商看成是人们具有崇高身份的象征。

——张椿年《海洋文明与中世纪西欧社会转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徽商财富流向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西欧商人的主要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根源。

3)综上所述,概述商人群体对近代社会转型作用的认识。

 

查看答案

钱乘旦先生对世界史的定义有两种:一是“世界的历史(historyoftheworld)”,这是一种“整体史”或“全球史”;二是各国历史的相加(historyofallcountries),事实上是一种组合起来的国别史。下面属于第二种定义的是

A用多元价值观研究各民族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

B.物种——疾病的传播与交流

C.《双城记》把世界分成“光明之城”和“黑暗之城”

D.近代前期以白银为媒介的世界市场的孕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