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苏格拉...

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孔子亦然。”由此可见,两位先哲有相似的

A政治主张

B.自由观念

C.批判精神

D.公民意识

 

C 【解析】 试题分析: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雅典道德沦丧,孔子则面临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局面,两者都面临着世道的沉沦,所以两者都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即批判现实,唤醒国人,重建道德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他们的政治主张,排除A;材料未体现他们的自由观念,排除B;材料体现了他们的历史责任感而非公民意识,排除D。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苏格拉底 【名师点睛】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六艺是中国古代君子的六门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其中礼、乐是六艺教育的核心。这反映了六艺教育的突出特点是

A具有学在民间的特点

B.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

C.主张严格遵守礼法

D.教学与音乐相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列问题:

材料一

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缴纳给债主,自己只能留六分之一,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塞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债务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

材料二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

――梭伦

材料

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益分配

500斗级

拥有年产500斗一斗相当于38千克农产品的地产这个产量足够提供15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

骑士级

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任骑兵的公民。跻身该等级年收入必须达300~~500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双牛级

拥有两头耕牛,其财力可达到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大约需要年收入200~~300斗农产品。享有除担任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雇工级

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他们年收入不到200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归纳,平民抵押债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两种?根据希腊的地理环境分析,当时的平民分化为哪两类?

2由材料二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

3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公平”的实质是什么?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民土政治的奠基作用。

 

查看答案

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继丹麦的奥斯特和英国的法拉第揭示电、磁之间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奥秘之后,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物质的电子学说、电磁辐射等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的发电机、电动机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的基础之上。

材料三

当人类告别19世纪时,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世界市场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全球经济的依赖性、互动性也前所未有的增强。……人们对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的滥砍滥伐及开采利用,达到了竭泽而渔的程度,既导致了惊人的浪费,又带来了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长远的严重后果。

——王斯德《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科学上最主要的贡献及其思想价值。

2材料二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一特点?这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三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工业发展应该如何趋利避害。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一个逐步认识、学习西方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惟皇上振刷纪纲,一转移间耳,此无待于夷者也。至于军旅之事,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制洋器议》

材料二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三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材料四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请回答:

1与传统的“华夷观”相比,材料一的作者是如何认识西方的?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具体体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四中近代中国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材料二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中国形象”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流行语,在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眼中有不同的变化: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阶级和经济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形象”成为“流行语”的背景及在欧洲人心目中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