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府镇志》记载:“先年宣大市中,贾店鳞比,名有名称。如云:南京罗缎铺、苏杭罗缎铺、潞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里许,贾皆争居之。”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鼓励商业活动
B.长途贩运业发达
C.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D.工商业已成主导
据《唐律疏议》记载,唐代政府规定了办公和批转公文的时限,凡内外百司所受的上奏文书皆印发其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否则会按“稽程”罪受到刑事处分。此规定
A.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强了对官员监份
C.强化了中央集权休侧
D.俐弱了宰相的权力
孔子认为:统治者只有通过”克己复礼”、“修己以安百姓”。才能达到实现天下大治的理想,此主张
A.揭示了春秋时社会黑暗动荡的根源
B.有利于提高统治者的道德自律性
C.说明了礼乐制度是社会稳定的根源
D.反映了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初,赋役的征派仍以地亩、人丁为依据。由于官僚豪绅隐匿土田,特别是随着地权的日益集中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丁役或丁役货币化的丁银便成为广大贫民的沉重负担,不断引发百姓逃亡,直接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为了稳定税收,康熙五十一年(1712)宣布以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丁银。并且规定,人丁缺额,以本户新添者抵补;不足,以亲戚丁多者或同甲粮多之丁补之。但在实际操作中,地方官吏与豪绅互相勾结,挪移逃避,造成多丁不承、少丁多承的不均衡现象,无法保证丁银收入的稳定。
到雍正时,采取“摊丁入亩”的征收丁银办法,把固定下来的康熙五十年的丁银,以与具体丁户相脱离的方式全部摊入田赋银中征收,称为“地丁制”,确保了国家财政收入。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摊丁入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摊丁入亩”与清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是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发生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这一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该法则认为,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近现代世界史知识,自拟一个具体论题评析“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要求:对该法则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是在一个相对封闭和较大的范围内展开的,便于将不同民族的势力和文化加以吸纳与整合。而且中华文明本身形成了完整和相互关联的整体,那些对中华文明构成威胁的文明,最终还是被这规模巨大的文明整体所吸收同化。再从内部来考察,与祖先崇拜相关,以家庭和宗族为基本单位的社会模式,发挥着协调关系、维系国家、延续文明的作用。还有中华文明中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能够迸发出巨大的力量,维护国家生存和延续文明的发展。而“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则使这个文明既有刚性又有韧性,兼容各种不同的文明。此外,不容忽视的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标志,即汉字所发挥的作用,汉字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和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随着西方列强的扩张,西方文明与我国传统文明发生激烈的冲撞和交流。当国人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面对文明的抉择和转型时,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情感上,都经历了一个复杂、痛苦的矛盾、斗争过程。然而,在世界文明的冲突和交流中,传统文明绝不会因某些人的激赏自傲而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也不会因某些人的鄙视自卑而割断其血肉联系。因此中国人开始自觉继承优秀传统文明和积极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中华文明经过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了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走向了世界。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明保持连续不断的原因,并简要分析中华文明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方文明的冲击对中华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型的影响,并指出我们应当以什么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