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清朝历史的分析,可以得出一条明确的教训,就是生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清朝历史的分析可以得出一条明确的教训就是生存的关健在于对时代的挑战所作的建设性和创造性能力。满人在17世纪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他们做出了这种调整而在进入19世纪以后因缺乏相应的调整能力而失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清王期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救亡图存。为此两大政治运劝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一个是由康有为领导的维新运动并延续到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另一个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起初进步改革派居于主导地位但当清期的“新政”努力被证明是敷衍了事和排斥汉族官员时它的丧钟便已敲响。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自19世纪开始德意志便走上了~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德意志不是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实现民族国家统一的。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年建立是一个威权国家在政治上推行独具特色的、缺乏议会民主制特征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主导经济发展自上而下地推行福利国家建设以解决社会矛盾消除无产阶级试图发动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仲威权国家使德国既可以避免沙皇俄国式的专制又可以避免英国和法国那样弱小、颓废和低效的民主政体的弊端。为此必须强调个人对国家的服从德意志的经济发展、民族强大、人民生活、政治参与等问题必烦在传统国家与封建贵族领导下“自上而下地解决。德意志道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德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体制的完美结合。

——摘编自钱金飞《世界历史》2016·9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面临的“挑战”,并简要说明清政府应对时代挑战的“建设性和创造性”能力及最终结果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德国选择的现代化道路的特点。概括近代中、德两国不同历史命运的重要启示。

 

1)“挑战”:西方列强入侵,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面临挑战;内部统治全面危机(政治、经济、社会等),面临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挑战。 说明:面对时代挑战,清政府缺乏建设性和创造性能力。多次反对外来侵略失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开展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实施“新政”改革和“预备立宪”等,试图挽救统治危机亦未成功,错失了社会转型的时机。 最终结果:对外不能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对内不能推动社会全面变革,反而使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导致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 (2)特点:统治者自上而下主导现代化进程;实行缺乏议会民主的君主立宪政体(君主权威体制);国家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缓和社会矛盾;强调个人必须服从国家民族利益;实现历史传统和现代制度的完美结合。 启示:国家的命运要和时代的命运相适应;在继承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晚清政府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西方列强入侵,发动的一系列的战争,如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第二小问,“建设性和创造性”能力主要有西方科技的洋务运动,“新政”改革和“预备立宪”等。第三小问,最终结果都失败了,最终被推翻。 (2)第一小问,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可以根据材料“德意志不是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实现民族国家统一的”“在政治上推行独具特色的、缺乏议会民主制特征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主导经济发展,以解决社会矛盾”“强调个人对国家的服从”“德意志道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德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体制的完美结合。”进行归纳。第二小问,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从顺应历史潮流、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等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思想解放的潮流·清政府建设性举措性·中体西用、“新政”和“预备立宪”;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名师点睛】材料解析题解题的关键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找到有效信息。读材料时要善于抓关键词。无论材料的文字有多少,无效信息的干扰程度有多强,材料的涵义往往都在几个关键词上。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字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等要素。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保障了经济安全

B.德国再次统一改变了经济集团力量对比

C.苏联势力退出欧洲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查看答案

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福利政策的实施已然严重阻碍了美国经济发展

B.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有力冲击着两极格局

C.越南战争已将美国经济拖入了‘滞胀”的轨道

D.欧、日经济的迅速发展威胁着美国的霸主地位

 

查看答案

1953年苏联农庄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之对应人均粮食产益品为432千克人均肉类产品为3O千克分别比1913年低近70千克和2千克。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A.玉米运动造成农庄损失巨大 

B.斯大林模式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C.农业生产技术长期停滞不前 

D.英雄母亲政策造成人口增长过于迅速

 

查看答案

恩格斯说:(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英国这次一“新的斗争”指的是

A.1688年发动光荣革命 

B.1742年议会反对内阁

C.1784年内阁解散下院 

D.1832年进行议会改革

 

查看答案

一位学者在其著作中描述了某重大历史事件“在经济领域中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这就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