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世纪50年代清政府面临严重财政危机。当时有铸大钱和无限制发行不兑换纸币等各种主张,户部官员玉茂荫1851年上书《条议钞法折》,建议发行有限数量的纸币并采取逐步分批增发的方式以缓和财政危机,并提出币制改革的关健是要有良好的信用为前提,达到“先求无累于民,而后求有益于国”。但1853年清政府发行不承担兑换责任的“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致使通货膨胀愈演愈烈。1854年他上《再议钞法折》,重申“钞法贵于行之以渐,持之以信”;提出了四条建议“拟令钱钞可取钱也”“拟令银票并可取银也”“拟令各项店铺用钞可以易银也”“拟令典铺出入均准搭钞也”。他认为这样“而不至于甚为民累。虚实兼行,商民交转,庶几流通罔滞。”三天后咸丰发布“上谕”,其“先不能和衷共济,只知以专利商贾”,调离户部。
——摘编自叶坦《徽州经济文化的世界走向——<资本论>中的王茂荫》
(1)根据材料概括王茂荫的货币改革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50年代清政府财政危机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旗帜鲜明地阐述其政治主张:“吾人宁取共和民政之乱,而不取王者(君主专制)仁政之治。盖以共和民政为自动的自治的政制,导吾人于主人地位,于能力伸展之途,由乱而治也。王者仁政为他动的被动的政制,导吾人于奴隶地位,于能力萎缩之途,由治而乱也。”
根据材料简要概括陈独秀的政治主张,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选择此政治主张的理由。(12分)(要求观点明确,理由说明充分,合乎史实和逻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清朝历史的分析,可以得出一条明确的教训,就是生存的关健,在于对时代的挑战所作的建设性和创造性能力。满人在17世纪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他们做出了这种调整;而在进入19世纪以后,因缺乏相应的调整能力而失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清王期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救亡图存。为此,两大政治运劝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一个是由康有为领导的维新运动并延续到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另一个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起初,进步改革派居于主导地位,但当清期的“新政”努力被证明是敷衍了事和排斥汉族官员时,它的丧钟便已敲响。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自19世纪开始,德意志便走上了~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德意志不是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实现民族国家统一的。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年建立)是一个威权国家,在政治上推行独具特色的、缺乏议会民主制特征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主导经济发展,自上而下地推行福利国家建设,以解决社会矛盾,消除无产阶级试图发动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仲威权国家使德国既可以避免沙皇俄国式的专制,又可以避免英国和法国那样弱小、颓废和低效的民主政体的弊端。为此必须强调个人对国家的服从,德意志的经济发展、民族强大、人民生活、政治参与等问题必烦在传统国家与封建贵族领导下“自上而下”地解决。德意志道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德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体制的完美结合。
——摘编自钱金飞《世界历史》(2016·9)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面临的“挑战”,并简要说明清政府应对时代挑战的“建设性和创造性”能力及最终结果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德国选择的现代化道路的特点。概括近代中、德两国不同历史命运的重要启示。
有学者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保障了经济安全
B.德国再次统一改变了经济集团力量对比
C.苏联势力退出欧洲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福利政策的实施已然严重阻碍了美国经济发展
B.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有力冲击着两极格局
C.越南战争已将美国经济拖入了‘滞胀”的轨道
D.欧、日经济的迅速发展威胁着美国的霸主地位
1953年,苏联农庄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之对应,人均粮食产益品为432千克,人均肉类产品为3O千克,分别比1913年低近70千克和2千克。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A.玉米运动造成农庄损失巨大
B.斯大林模式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C.农业生产技术长期停滞不前
D.英雄母亲政策造成人口增长过于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