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75年以来,列强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几乎尽系李鸿章代表谈判、签字。《马关条约》谈判时,李鸿章以其在日本遭遇刺杀为由要求削减战争赔款一亿两白银;《辛丑条约》谈判时,慈禧太后告之,“敬念宗庙社稷,关系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下列有关李鸿章的说法合理的是
A.其为维护国家权益作出实质贡献
B.时代环境加剧对其评价的复杂性
C.其卖国行为导致国家权益的丧失
D.其秉承最高统治者意志,问心无愧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 | 英国 | 日本 | 其他国家 |
1894 | 69.49 | 6.26 | 24.25 |
1900 | 62.99 | 11.20 | 25.81 |
1905 | 55.71 | 14.04 | 30.25 |
1910 | 50.89 | 16.14 | 32.97 |
1914 | 48.31 | 20.39 | 31.30 |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
某条约缔结后,晚清重臣张之洞哀叹:“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有学者说:“它(领事裁判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此观点主要说明“领事裁判权”
A.严重破坏了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
B.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法制现代化
C.使近代中国直接进入了法制社会
D.促成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还有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更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B.民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C.英军发展海外贸易
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