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今日根本之危机,全在经济之残破。以致国民生活日益困穷,而民族之命运,亦因之岌岌危殆,不能生存于二十世纪之今日。
(一)振兴农业:活泼农业金融、流畅农产运销,悉以合作社为基础,指导并改进之,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为初步目标。
(五)促进工业: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
(八)调整金融:由政府执行健全货币政策与汇兑政策,而人民衷诚拥护之。
——蒋中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实施》(1935年)
材料二
1936年3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定了《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计划投资267,100万元,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生产,以满足国内需要。当年,就按计划筹办茶陵铁矿、高坑煤矿、大冶、阳新、彭县铜矿、中央钢铁厂、江西钨铁厂、中央无线电机制造厂、中央电瓷制造厂。1937年又筹备开发云南锡矿、四川金矿、湘潭天河煤矿、灵乡铁矿、四川油矿、水口山铅锌矿等。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显著特点及其影响
阅读下列两幅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作出合理解读。
图1美国,1947年
图2捷克斯洛伐克,1949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以前,中国贸易是在独立自主的条件下展开的,很长时间内都是在以中国为主导的朝贡贸易体制下铺展的,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在周边国家中的优势地位。随着中西方贸易的展开,早期西方国家为了得到中国的茶、丝、瓷器等物品,不得不从国内输送大量的白银等贵金属到中国……导致西方国内白银等的减少,与重商主义等理论、实践不相吻合,促使西方商人开始寻找新的贸易媒介。在此过程中,从16世纪就开始垄断东方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渐摸索出以中英印为核心的茶——棉织品——鸦片三角贸易。
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中西贸易中占主要地位的(仍然)是物物交换制,即“进行交易的商人或是运货来售,或是回航时运走土产品,或是订购土产品而以英国货物支付”。如此方式,外国商人自然无法立即获得现金收入,双方的交易活动变得极其缓慢,“一般总需要十二三个月才能贩得货物回国,又得六个、八个乃至十二个月才能把货售出”。
材料三
建国时至1978年,这一阶段,我国的经济体制尚实行配给制,采用计划经济制度。外贸局限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农副及矿产资源型产品构成了出口商品的主流,贸易关系受制于外交政策和国家关系的变化……1978年底开始,对外贸易进入了新的实践探索阶段,外贸体制改革和外商直接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外贸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上升至90%以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逐步代替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成为最主要的出口产品……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国家之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近代与古代贸易状况有何不同,并分析导致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指出,1978年前后中国贸易状况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国贸易地位的变化概括分析这给我国当今发展对外贸易有何启示。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它可以使融资者在世界范围内选择成本最低的资本,投资者则可以选择利润最丰厚的项目,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最佳投资组合。据此可以看出,金融全球化
A.有利于全球金融业自身效率的提高
B.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C.加强了金融监管领域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D.世界贸易组织是主要的执行者
20世纪40年代,美国参加研制原子弹的有一万五千多人;维纳与其他一些科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征,在火炮的自动跟踪目标具体问题的研究中,共同创立了控制论这门新学科。这主要反映出
A.战争必然催生新学科的兴起
B.战争对科技而言是把双刃剑
C.战争促进了科学研究集体化
D.国家意志决定了科学的未来
俄国著名学者尤·布尔金在《三个列宁》中说:“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后来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导致列宁思想发生转变的社会背景是
A.俄国面临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
B.脱离国情的实践带来的沉重教训
C.苏联人民迫切想过渡到社会主义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