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律•法律答问》记载:“父盗子,不为盗。今假父(即继父)盗假子(即继子),何论...

《秦律•法律答问》记载:“父盗子,不为盗。今假父即继父盗假子即继子,何论?当为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朝用法律来规范经济关系

B.继子未被当作家庭成员看待

C.体现秦律尊卑不同罚的原则

D.秦律保护继子的私有财产权

 

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有血缘关系的父子之间,如果有盗窃行为的话,不按盗窃论处。而发生在没有血缘关系的继父和继子之间,则要按盗窃罪论处。这说明按照秦朝法律的规定,不同等级和地位的人,处罚的标准也不同,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用法律来规范经济关系,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不是继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及其财产所有权问题,B、D项排除。所以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礼记•大传》中有言:“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尊祖敬宗”观念与哪一组史料叙述的制度有关

A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

B.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C.神农之世……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商君书•画策》

D.(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

 

查看答案

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

A统一性与集权性

B.分散性与松散性

C.统一性与制衡性

D.独立性与落后性

 

查看答案

《国语•周语上》记载:“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畿内之地。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是诸侯、卿大夫中普遍存在的爵位等级表现形式之一。“五等爵”

A其制度源头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

B.体现出分封制和宗法制下的政治秩序

C.反映了封建政治等级制度的典型特征

D.决定了诸侯之间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据此可知分封制中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

B.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

C.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D.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充(公元27—约97年),东汉人,家境贫寒,青年入太学读书,在地方做过小官,30岁后辞官家居,潜心著述。在天人感应说,谶纬之说甚嚣尘上之时,他却强调天地的自然物质属性,认为天地的运动是一个自然变化的过程,不具备任何精神作用,并对当时流行的刘邦母与蛟龙感而生刘邦的传说大胆提出异议。他强调“人之所以生者,静气也,死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只有“明死人无知”,才能定“厚葬无益”。王充很少偶像崇拜。为了求真求实,他把质询的矛头指向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在《问孔》中,他揭示出孔子学说中的多处矛盾。

但王充在人的穷通祸福和社会的治乱兴衰上,说人“有死生寿夭之命,亦有贵贱贫富之命”,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不懂得在社会本身寻找原因,这是王充思想的最大弱点。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充的主要思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充的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