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礼仪与政治分离
B.从人治走向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为民主政治奠基
《秦律•法律答问》记载:“父盗子,不为盗。今假父(即继父)盗假子(即继子),何论?当为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朝用法律来规范经济关系
B.继子未被当作家庭成员看待
C.体现秦律尊卑不同罚的原则
D.秦律保护继子的私有财产权
《礼记•大传》中有言:“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尊祖敬宗”观念与哪一组史料叙述的制度有关
A.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
B.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C.神农之世……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商君书•画策》)
D.(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
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
A.统一性与集权性
B.分散性与松散性
C.统一性与制衡性
D.独立性与落后性
《国语•周语上》记载:“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畿内之地)。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是诸侯、卿大夫中普遍存在的爵位等级表现形式之一。“五等爵”
A.其制度源头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
B.体现出分封制和宗法制下的政治秩序
C.反映了封建政治等级制度的典型特征
D.决定了诸侯之间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