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法家、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道家
C.法家、墨家、儒家
D.道家、儒家、墨家
“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此语蕴含
A.变革进取的精神
B.公平公正的理念
C.自由平等的思想
D.推行刑罚的原则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一学者做过如下评价“所以能在清代学术界占重要位置,第一,在他做学问的方法,给后人许多模范;第二,在他所做学问的种类,替后人开出路来。”材料中梁启超褒奖的学者是
A.李贽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
北宋时,枢密副使任布娶了一位寡妇李氏。李氏相夫教子,传为佳话。明初,进士王希曾请求为曾改嫁的母亲守孝三年,明太祖以“失节”为由,只准一年。这反映了
A.北宋枢密院权力逐步扩大
B.明代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C.北宋时心学成为官方哲学
D.明代商品经济落后于宋代
《汉书•宣帝传》:“五凤夏四年四月辛丑晦,日有蚀之。诏曰:‘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以前使使者问民所疾苦,复遣丞相、御史掾二十四人循行天下,举冤狱,察擅为苛禁、深刻不改者’。”据此可知
A.司马迁的历史撰述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具有限制暴政功能
C.《汉书》当中关于日食记载没有任何科研价值
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对东汉统治影响巨大
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的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本质上反映
A.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
C.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
D.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