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清军机处
D.元中书省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入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B.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C.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D.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的弊端
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白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A.扩大行省权力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地方监察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人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
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
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
有学者研究认为,北宋末期的寒潮期到来,致使北方游牧民族无以为生,只能向南不断得侵扰以获取掠夺生存资本,由此加剧了北宋的灭亡。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不断的征战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B.北宋政治体制的弊端使北宋灭亡
C.历史事实的产生由多种因素促成
D.地理因素越加是历史研究的重点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等待朝廷察举
B.参加科举考试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