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针对“道”,韩愈指出:“(在这个社会里)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

针对“道”,韩愈指出:“(在这个社会里)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韩愈所说的“道”

A.加强自身修养,实现格物致知            B.排斥佛道,以纲常伦理为核心

C.追求社会有序,百姓安居乐业            D.把儒学理念上升至天理的高度

 

B 【解析】 试题分析:倡导格物致知的是理学,理学是宋代形成,韩愈是唐朝的文学家,故A项错误;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复兴儒学,直接孔孟道统,故B项正确;材料重点是维系社会有序、百姓安居乐业的儒家伦理道德,故C项错误;把儒学理念上升至天理的高度就意味理学的形成,理学形成于宋代,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唐代三教合一潮流·韩愈儒学复兴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游”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这一行为其背后昭示的是

A.“大一统”理念           B.天人感应思想    

C.民本仁政观念             D.封建迷信思想

 

查看答案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这被称为“春秋笔法”。 对孔子这种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A.所作《春秋》不足为信              B.孔子力图废除分封制度

C.是对“礼崩乐坏”的反应            D.制约了当时的诸侯争霸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进入隋唐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贵族经济的基础是井田制                  B.门阀政治依赖于世族经济

C.士商合流表明隋唐放弃了重农抑商           D.士绅经济强化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

 

查看答案

宋初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后来实际上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明初,朝廷派官员分巡各省督理税粮等,称为巡抚,后实际掌握地方军政大权。这些变化说明了

A.地方势力的扩大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监察体制的完善                  D.封建吏治的腐败

 

查看答案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与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结果导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不得已“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上述材料说明王莽

A.改制时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国有土地                  B.得到了无地农民的大力支持

C.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D.最终重新肯定了土地的私有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