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勤俭节约;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不同,但都以发展小农经济为出发点
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D.三者立论不同,但都以实现国家统一为出发点
家中的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核事业创建于1955年初,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保卫国家安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做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揭开了中国核事业和空间技术发展的新篇章。
材料二
1964年10月16日22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晚间新闻节目中,连续几次播送了《新闻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和《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热烈祝贺首次核试验的巨大胜利》的贺电,人民日报为此刊发了号外。《政府声明》强调指出:“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如果这个主张能够实现,中国本来用不着发展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国防科技工业实施“保军转民”战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发展核电,中国核事业的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核电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材料一中的“两弹一星”是什么?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两弹一星”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有人认为,建国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内经济困难,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搞不搞核武器并不重要,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
(3)从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爆炸,到今天核能的和平利用,以及今天人类仍然面临核战争的威胁,你怎样看待核能是一柄“双刃剑”?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思想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贯穿中国近代史始终,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王韬评论他“实倡先声”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2)据材料二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这一思想观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毛泽东对外来文化的观点是什么?运用这一观点,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论?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史上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看法的发展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三
“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1)据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2)据材料二,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
(3)据材料三,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
(4)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导的传统文化?
邓小平说:“我们国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为此邓小平的努力有
①文革后对教育拨乱反正②主张优先发展教育③推动211工程④提出三个面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