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六七年间,海禁未设,市井贸易,多以外国银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六七年间,海禁未设,市井贸易,多以外国银钱。各省流行,所在多有。禁海之后,绝迹不见。这可见外国货币之侵入,必限于与外国通商之时,及与外国通商之地。前此中外交通,时有绝续;又多限于一隅;所以不能大量侵入。到五口通商以后,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外国铸造的货币,使用的便利,自胜于我国秤量的金银(其称量之法,且不划一)。外国银圆,遂滔滔输入,而以西班牙、墨西哥两国最多。中国的自铸,始于光绪十三年(广东张之洞所为),重量形式,都模仿外国银圆,以便流通。此时铜钱之数,颇感不足。光绪二十七年,广东开铸铜元,因其名价远于实价,获得颇多。于是各省竞铸,经谋余利,物价为之暴腾。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政府在1934年6月公布了国会通过的“购银法案”,明确规定美国应该增加货币发行保证的白银份额,达到“金三银一”的比例,亦即白银准备必须达到黄金储备的1/3,这样就以立法形式决定向外大量收购白银。“购银法案”通过后不久,美国政府又于8月9日宣布了白银国有令,规定国内现存白银须于三个月内交国家造币厂统管,凡交到造币厂的白银必须用于铸造标准银元,或充作通货准备。

——中学锋《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

材料三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开始实行法币改革。法币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集中钞票发行权。(二)规定法币是“无限法偿”货币,国内“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再行使现金,凡银钱行号、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币生银等类者,应即兑换法币使用”。(三)废除银本位制,全部白银收归国有以充作法币金。(四)规定法币不能兑现(银)。但可在指定金融机关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英、美等西方主要国家对于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采取了支持的态度。英美派出了自己的经济专家参预了法币改革的设计工作……英美支持国民政府法币改革,使日本受了极大的刺激,日本侵略分子叫嚷;英美对中国法币改革的支持,已经以“有害于日本的方式”加强了中国的力量。

——摘引自姚会元《“法币”及其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货币流通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改革的原因和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说说货币政策的制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变化:银元流通由国内市场集中于对外贸易;银元由外国流入为主到自行铸造;货币铸造由中央到地方;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原因:鸦片战争后列强的经济侵略;清政府对货币铸造缺乏统一管理;地方官僚利益的驱动。 (2)原因:近代以后,货币发行与流通的混乱;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日本侵略的加剧;世界经济危机中各国放弃金本位,实行货币贬值;美国“购银法案”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任1点2分,共4分) 意义:统一了货币,终止了混乱的状况,促进了国内市场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稳定了金融市场,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强了政府控制经济的力度,打击了日本的经济侵略计划。(任1点2分,共4分) (3)货币应该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和管理,制定相对稳定的货币政策,确保货币信用,维持国际货币汇率的稳定,促进国际贸易的繁荣。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一提到,外国银圆,遂滔滔输入中国的自铸……重量形式,都模仿外国银圆,以便流通。此时铜钱之数,颇感不足。……于是各省竞铸,经谋余利,物价为之暴腾。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说明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货币流通发生的变化及原因:鸦片战争后列强的经济侵略;清政府对货币铸造缺乏统一管理;地方官僚利益的驱动。 (2)根据材料二提到,美国政府在1934年6月公布了国会通过的“购银法案”,明确规定美国应该增加货币发行保证的白银份额,据材料三提到,英美支持国民政府法币改革,使日本受了极大的刺激,日本侵略分子叫嚷;英美对中国法币改革的支持,已经以“有害于日本的方式”加强了中国的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法币改革的原因:近代以后,货币发行与流通的混乱;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日本侵略的加剧;世界经济危机中各国放弃金本位,实行货币贬值;美国“购银法案”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意义:统一了货币,终止了混乱的状况,加强了政府控制经济的力度,打击了日本的经济侵略计划。 (3)本题要求学生结合上述材料,说说货币政策的制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币应该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和管理,制定相对稳定的货币政策,确保货币信用,维持国际货币汇率的稳定。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货币流通变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法币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化代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韧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材料二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提高了国际竞争力,这其中有科技因素、市场因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两个“低价获取”,一个“牺牲”。第一个“低价获取”指户籍制度把农民强制性限制在农村,以此为企业和城市发展获得了廉价农村劳动力。第二个“低价获取”是地方政府多年来都是压低土地价格来为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及地产商发展创造条件,降低他们的投资成本。虽然提供了许多劳动机会,但也使收入差距拉大。用低价的土地和低价的劳动力,形成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牺牲”就是环境的牺牲,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中国环境造成了一些不可修复的破坏。

——《财经网》对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专访:未来部分土地制度的改革将会被倒逼进行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与西方城市化相比,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城市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个“低价获取”、一个“牺牲”做出简要评价。

(3)综合上述材料,就近现代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方面的问题简要提出你的建议。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对表格中数据变化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的结果

B.得益于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壁垒的做法

C.世贸组织对战后经济发展发挥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D.世界经济体系朝制度化、体系化建设的客观结果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学者所描绘的1700年以来中国、美国、西欧、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曲线图。其中与中国相符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为20世纪下半叶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a-b阶段受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瓦解的影响,美国经济下滑明显

B.b-c阶段美国经济平稳增长,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C.c-d阶段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下降明显,失去了超级大国地位

D.d-e阶段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缓慢上升,得益于新经济的增长

 

查看答案

某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出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以下关于这些办法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是在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根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B.造就了20世纪50—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C.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概念,与罗斯福的新政措施相一致

D.意味着政府必须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成为“看得见的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