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旅游到英国,不惜重金,给西太后购回一台缝纫机;在英国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是一窝蜂似的吵架,说“无甚可观”。由此细节我们推测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A.只是学习技术,不愿改革政体
B.内部贪污腐化,经营管理不善
C.海军操练不力,中日战争失败
D.朝廷专制至上,牺牲民族利益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人形成了“挥霍、时髦、风流”的消费性格,以高消费作为肯定自我价值的手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各报刊发表了很多反对奢侈与挥霍、提倡节俭、发展生产的文章,政府和市民均也从不同角度检讨自己的消费观。上海市民消费观发生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日本侵华不断扩大
B.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C.革命根据地的兴起
D.政府与媒体的倡导
据统计,1916年中国的关税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仅占24.4%,至1934年已上升到40.6%。在正常情况下,关税收入占当时政府财政收入半数以上,有些年度甚至高达60—70%。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国民政府废除苛捐杂税
B.关锐收入在逐年增加
C.国民政府实行关税自主政策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道光年间(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七里(村)所产丝尤著名,出产既富,经商上海者乃众。……镇之人业此因而起家者亦不少。”这反映了
A.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五口通商客观上刺激了湖丝对外贸易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海禁”政策使湖丝只能经广东出口
1842—1846年,中国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3倍多。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特别是锡和猪鬃,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B.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
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
1400—1800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单位:百万)
地区 时间 | 1400年 | 1600年 | 1800年 |
中国 | 70 | 110 | 330 |
印度 | 74 | 145 | 180 |
欧洲 | 52 | 89 | 146 |
非洲撒哈拉以南 | 60 | 104 | 92 |
拉丁美洲 | 36 | 10 | 19 |
上表说明了
A.工业革命是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根源
B.印度人口的持续增长是因大量黑奴的贩人
C.中国与拉美人口数量的变化均缘于殖民扩张
D.不同地区人口变化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