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在珠江流域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始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东晋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上述材料反映了
A.王室的衰微
B.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C.分封制的崩溃
D.阶级矛盾的尖锐
“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内外服制度
B.郡县制度
C.宗法分封制度
D.礼乐制度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可见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与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奴隶和铁犁
外交与内政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朝前期与周边国家大多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即“宗藩”关系。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凡有对外交涉事宜,均交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
1844年,清廷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管理一切对外交涉事件。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构造了近代外交机构的雏形。1877年,应英国要求和两国交往的需要,清政府在英国设立使馆,迈出了创建使领制度的第一步。郭嵩焘在屈辱中就任驻英国大使,揭开了近代中国向外遣使的序幕。
1901年,依据《辛丑条约》,清政府设立外务部。成为完全意义上名副其实的外交机构,中国外交走向正规。
民国初年,政府按照西方模式对外交机构进行了组织现代化和人事专门化改革。外交机构近代化的使命完成。
(1)据材料概括近代前期中国外交的变化。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前期中国外交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前期中国外交变化的认识。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利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唐代的丞相不是只有一个人,相权可谓由集体领导,至少有代表皇帝的中书省、代表中央政府最高权力之一的尚书省和监督朝廷的门下省三省首长共同办事,从而构成了一个集体权力结构……这一集体领导体制自此在中国历朝延续,直至清代。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三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麦迪逊“美国宪政之父”
材料四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2)材料二中“集体领导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简述其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4)材料四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国政体带来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