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元前323年,魏国将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

公元323年,魏国将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带动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下列选项中,与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时代潮流一致的是

A“相地而衰征”

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燔诗书而明法度”

D.“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描述的是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称王的时代背景,说明分封制遭到极大的破坏,社会发生重大变革。A是春秋时期管仲改革的一项措施,不符合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时代潮流,故排除;B出自老子《道德经》,是老子对小国寡民思想的阐述,不符合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时代潮流,故排除;C取自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的内容,符合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时代潮流,故选C;D指的是诸侯相互讨伐,周天子不能制止,与题干描述的“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不符,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保持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中央集权的“大厦”。下图中空格应填写的制度为

 

A分封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科举制度

D.三省六部制度

 

查看答案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查看答案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查看答案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查看答案

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

A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B.古代选官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

C.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所操控

D.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德才并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