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佛教开始传中国

B.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C.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C 【解析】 试题分析: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说明这一时期儒释道三家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唐代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故选A。佛教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因此B错误;CD项与材料主题意思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名师点睛】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精神;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遵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怒发冲冠,凭拦处,潇潇雨歇。抬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词的风格看,该词属于

A田园派

B.豪放

C.婉约派

D.花间派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人文主义之为一切建构一切成就之本的蕴,这才真使人文主义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不与一切含真理与价值的文化相对立,并能使之调适而上,成为领导文化生命的领导原则,正因为如此,以说,要完成人文主义的全蕴,其唯一进路便是打开‘道德体’之门。”下列主张体现打开“道德主体之门的人文观点有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仁者,爱人”③“天人感应④知德合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以下言论对应的学派依次是

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③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④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

A.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B.墨家、法家、逆家、儒家

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材料二

恩格斯“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1据材料一、二,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

材料三

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既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的,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的自由就不是毫无根据的了。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社会契约论》

材料四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一个机关手中的话,那么颁布法律的机关同时也执行法律,这样一来就不会严格遵守法律中的规定,就会破坏法律,国家就将落到暴政下面,而专制制度的弊害就在这里。如果在一个机构中同时集中司法权和行政权,那么也将同样流于专制。那时法官将成为压迫者,因为他既是法律监督者,又是法律执行者。同样地,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集中于一个机构,法官在判决案件时,将不会严格遵守法律,因为法律就是自己制定的,他可以改变法律的内容。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2材料三、四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结合材料内容说明其理由。

3作为资料,你认为材料三和材料四哪个史学价值更大?为什么?

材料五参考书目

4如果要对上述历史事件作进一步的研究,在材料五所列书目中你倾向于选择哪一部?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图片、地图、表格等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概况

地理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数学

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物理机械工程

邓玉函、王徽译绘《远西奇器图说》

天文历算

汤若望、徐光启编订《崇祯历书》

水利技术

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火炮制造

徐光启将火炮运用到辽东战场

欧洲古典哲学

李之藻、傅汎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著

注: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历程

鸦片战争后

林则徐钦差大臣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例》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

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

华蘅芳翻译《地学浅识》

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

甲午战争后

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

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原富》亚当·斯密著

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

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

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中国明末清初到近代西学东渐的变化发展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