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典范,而不是我们模仿其他任何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个人是特殊阶級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___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
_____(古希腊)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节选(1875年)
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教票选出,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
第三条: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通过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总统有特赦权,统帅武装部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
第五条: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内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第九条: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材料三: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2)阅读材料二归纳《法兰西第三共和宪法》体现了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哪些特征?
(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朱元璋)因考虑到“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于是年九月“置四辅官”。要求他们“宜体朕怀,心常格神,行常履道,位理赞化,以安生民”。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四:“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祥,内阁会议先就莱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3)据材料三、四,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形成的原因。
(4)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度对本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和郡县制度,从而有利于加强君主权力,维护国家统一。
2.元朝实行的行省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行省长官拥有经济,军事大权。
3.梭伦改革时期推行的财产等级制以及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推行的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的措施,都极大地冲击了改革前的雅典贵族政治。
4.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后,日军控制了黄海制海权,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傾错误,为中共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①提出了领导工人运动,坚持城市斗争
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
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④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埑,有死无退。”材料表明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B.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抗战以来国民党取得的最大规模的胜利
彭真同志将井冈山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时期
A.创建了人民军队
B.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D.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