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宣布接受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到了1924年...

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宣布接受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到了1924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则宣布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

B.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

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列强侵略中国的加深

 

C 【解析】 试题分析:1913年二次革命的失败标志着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是实践表现,而不是原因,故B项错误;由接受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到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反映了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本质有了清醒的认识,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使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故C项正确;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就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孙中山革命党接受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陈独秀1916年撰文称“所谓立宪政体所渭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自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则应自进而建设政府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自定权利而自尊重之。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陈独秀宣传这一思想的目的是

A.唤醒国民的政治自觉

B.批判北洋政府的专制

C.反思清末民初的政治

D.探讨民主宪政中国化

 

查看答案

维新变法期间中国出现了强学会、保国会、时务学堂等一大批组织。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公开揭露和批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向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从近代化角度上看其反映了

A.中国社会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B.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

C.抵抗西方入侵的近代爱国主义内容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不前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评价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

B.介绍研究西学

C.宣传民主政治

D.传播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西方艺术史》认为“艺术应该从所有的思想领域中解放出来自由和偶然哺育着灵感。某画家从纸上的一滴墨水点或咖啡点出发去寻求变化冲动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劳作。于是与个人笔触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也损失了精细准确的画面。”与该描述相符合的美术作品是

A.《格尔尼卡》

B.《日出·印象》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自由引导人民》

 

查看答案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作品作者有意用外观散乱的结构来显示他所描述的现实世界的荒谬和混乱同时调动其丰富的想象力使事件和人物极度变形使读者在凄然的笑声之后去回味去思索。下列作品与其创作流派一致的是

A.《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B.《人间喜剧》

C.《安徒生童话》

D.《等待戈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