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1)内容: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 (2)意义: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 【解析】 试题分析:(1)孝文帝庙号改革改变了拓跋珪以来的原则,“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即不再尊奉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从拓跋珪开始设庙祭拜,奉其为太祖,确立了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体现了其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相融合。同时为了不违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 (2)孝文帝庙号改革使得北魏彻底告别拓跋珪以前部落联盟时代,表明其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的意图。孝文帝庙号改革大刀阔斧,表明其改革的决心。其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相结合,削弱了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打击了北魏政权统治集团里面可能阻碍改革的势力,减小了改革的可能阻力。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启蒙运动中始终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以伏尔泰为代表1756年在《风俗论》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借助中国借助孔子启蒙思想家们吹响了摧毁中世纪思想的号角从而推动了18世纪法国“中国热”。

另一种声音是以孔多塞为代表1793年在其《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中国成为与进步对峙的“停滞的国家”对中国也从赞扬变为了批判。

上述材料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关于中国的两种不同认识选择其中一种声音概括其观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谨、结合史实。

请考生从以下3道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道题计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基督教强调人有精神上的积极追求能力和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性文化因子。宗教学者要证明上帝和天堂的存在对天文、天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天文学愈来愈变成了一门独立科学。现代意义上城市的出现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新文化氛围而文艺复兴的出现说到底是在城市里发生的。学校教育在中世纪的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13世纪欧洲大瘟疫的出现和黑死病鼠疫的发生导致了上帝万能论的动摇和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索。到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里一直潜在着的人学文化因子终于获得了适宜其生长的文化气候。

——摘编自刘建军《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

材料二

“由今日观之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而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王夫之“感于明学之极敝而生反动欲挽明以返诸宋而於张载之《正蒙》特推尚焉。其治学方法已渐开科学研究的精神”。“其言‘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无人欲则天理亦无以发现’可谓发宋元以来所未发。”由此可见清代思潮“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

——摘编自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材料三马克思认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10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思潮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的依据。

3尽管清代思潮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但其历史影响却截然不同。结合材料三的观点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中国网络零售超过1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4中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0%。这说明

A.电子商务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流

B.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C.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D.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查看答案

某科学理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空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的概念。该理论

A.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世界的不足

B.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C.奠定了电气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

D.解决了热福射理论上的疑点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