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承秦制”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汉朝
A.废分封,设郡县
B.设立中朝和外朝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实行行省制度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道:“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
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做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三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那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甲午一役”唤起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展的主要爱国活动有哪些。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
(3)材料三中,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尽艰辛,在这条革命的道路上涌现了许许多多英雄人物和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手迹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材料三
红军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广大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一种精神,我们把它称之为“长征精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点燃“星星之火”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由此开辟了怎样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远征”?“远征”途中召开的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
(3)观察图片,结合所学指出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的艰难险阻。并分析“长征精神”的内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材料二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事皆朝庭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开创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与前代制度相比最突出的作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君权与相权关系处理上,唐朝、明朝各采取怎样的措施?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存在的两对矛盾,并分别指出这两对矛盾发展的基本趋势。
《中国大趋势》的作者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在此,“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中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