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三次热潮”属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相同作用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错误,夸大其词;B项属于辛亥革命的影响;D项属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影响。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发展历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9年,国民政府工商部宣布采取万国公制,另定市制的度量衡为辅助,并颁布了新的度量衡法,设立度量衡局监督执行。这一政策

A.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成果

B有利于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形成

C使中国开始触入了世界市场

D推动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

 

查看答案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查看答案

杨德才在《中国经济史新论》中指出,1920年同1913年比较,厂矿数和资本额分别增加了152%和513%。这种速度在中国近代史上可谓是空前绝后的。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洋务派大力投资兴办了新式企业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经济建设

 

查看答案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其主张:“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由此可见,张謇认为

A实现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

B.兴办商务是西方富民强国之根本所在

C.中国应该农、工、商业同步发展

D.兴办实业是实现富国御侮根本之道

 

查看答案

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子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活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由此可见

A大量向内地倾销

B.中英贸易迅速发展

C.动离不开钱庄的支持

D.钱庄在商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