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誊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誊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者)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材料表明张誊主张
A.积极发展民营企业
B.鼓励创办国营企业
C.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D.禁止官办工商企业
20世纪初,国籍法在中国引起了社会热议。一时间,发表了许多有关国籍、国籍法内容的文章。如:《论今日宜定国籍法》《论政府亟宜制定国籍法》《论改籍协约为国际最要之向题》等言:出现这种现象等。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在于
A.出国留学人数与日俱增
B.西方法制精神深入人心
C.西方各国排华日益严重
D.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务须进人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西方列强的这强烈愿望最早实现于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鹅湖之会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鹅湖之会上,朱、陆双方激烈辩论犹有异同。“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陆王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材料表明朱、陆双方的分歧是
A.宇宙的本原
B.穷理的途径
C.人性的善恶
D.孔孟的纲常
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绞绸之利”。这种“迁业’现象本质上反映的是
A.农村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国家推行了重商主义政策
C.农村经济结构已发生改变
D.手工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
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此材料意在强调分封制
A.积极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B.有效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构建了“家国一体”的局面
D.形成了按“周礼”行事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