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中世纪指封建社会)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内容是中国古代四位著名帝王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有一句台词与史实相符,它应该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创立了三省六部制,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制,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了
A.内阁和军机大臣职权渐重
B.内阁和六部职权加强
C.皇帝任人唯亲
D.专制皇权加强
《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它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哪项选官制度: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