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在欧罗巴洲南境……元以前未通中国。明万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在欧罗巴洲南境……元以前未通中国。明万历九年1581年。有利玛窦者始泛海抵广州。……崇祯初历法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以其国新法相参校,开局纂修,报可。书成未用。会本朝建元,始采取其说,先后命西洋人汤若望、南怀仁等为钦天监官。……并许其自行其教。

——引自清朝《文献通考》

材料二

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之以前有什么新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在18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并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并分析其变化的趋势。

 

(1)变化: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开始传到中国。(或中西文化交融) 原因:西方工业文明,尤其是技术文明的迅速发展;殖民扩张。中国闭关锁国,日趋落后。 影响: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带来资本主义文明,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共同点:都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趋势: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之以前的新变化主要突出“西学东渐”这个文化现象即可,当然伴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也就传到了中国。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主要突出一方面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华文明的猛烈冲击,另一方面,西方的不断侵略、中国日趋落后使中国人对中华文明失去了信心。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首先强调消极影响(灾难),然后又要强调客观上的积极影响(带来资本主义文明,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等) (2)材料三的几幅图片都是在向西方学习,都把学习西方作为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的工具,所以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也就能概括出来了。变化的趋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可以从学习的具体的内容的角度解释,即先学技术再学制度再学思想。还可以从原来被动学习后来主动学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的新变化等;中国的近代化•近代化的主题•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及其变化的趋势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研成果比较图。

材料二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材料三

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所以它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孙中山

1据材料一指出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并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原因。

2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三中“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所以它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这一观点。材料三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查看答案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教育提升国民素质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查看答案

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今天,中国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摇篮,开始蹒跚学步了,这是指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神舟5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

 

查看答案

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此人取得成就的研究领域是

A食品流通领域

B.空间技术领域

C.文化教育领域

D.农业科技领域

 

查看答案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