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与中国在思想领域都...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与中国在思想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的中国,正值明中叶以后,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二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地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材料三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是教权。……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1材料一中“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这一时期“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3根据材料三,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这一观点。

 

(1)因素:明清之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进步思想。 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2)破: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立: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制度蓝图。 (3)①神学关注来世,束缚容易突破;儒学影响根深蒂固。 ②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 ③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④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答到任意三点可得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指出,明中叶以后,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社会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经济上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明清之际出现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进步思想。第二小问概括明清批判思潮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根据所学知识,启蒙运动不仅批判旧制度,而且还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结合启蒙运动的内容回答:启蒙运动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破);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制度蓝图(立)。 (3)该问属于论述型的问题,论点“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题干已经给出,要求考生从材料二中找到论据,对比中西方的社会状况进行论证,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练,条理清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思想 【名师点睛】对于文字材料题的解答,先读设问,后读材料,带着问题看材料。阅读材料时要注意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往往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价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从材料与课本的链接处找出相似点。只需确定了材料与课本某方面知识的关联,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但是答案的组织一定要结合材料所给的环境,千万不要自顾自地表演,而忽略了材料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从男尊女卑的观念出发,统治者制定了一整套法律、伦理道德的原则,用以规范和限制女性的行为……中国古代把“主内”作为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把相夫教子作为女性的天职……——摘编自《中国古代社会女性的独特贡献》

材料二

19世纪末,中产阶级的女性地位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中产阶级女性的主要期待不再是做家务,而是做母亲。书刊杂志和社会舆论都在宣传这样一种观念:母亲应该关心全家人的身心健康……人们也期待着母亲们能够保留传统的美德和保持女性的特点。油画《贝尔利一家》中……作为丈夫和父亲的男人坐在桌子前的椅子上,这暗示着他是与事业和家外的世界相连的;而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女人站在孩子们中间,则表明她处于“主内”地位。——《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文化探析》

材料三

“口红效应”这-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理论也在海外媒体上不断亮相。所谓“口红效应”是指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尤其是战争期间,政府和传媒都鼓励妇女们涂抹着口红进入工厂或军队,唇间一抹亮丽的红色成了鼓舞士气的法宝。由于大工厂多转产战备物质,各个时装公司纷纷承担起口红生产的任务,这保证了口红在战争期间的供应。美国海军特地开办培训课程,让女兵们学习如何快速完美地化妆,同时还规定,从军女性的口红颜色必须与她们制服上红色臂章和帽子上红色细绳相搭配。——《美丽与禁忌:口红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国女性与近代西方女性的地位和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二者社会地位和职责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口红效应”出现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女性地位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古到今,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

时期

宋元

明清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

形象

特点

神通广大,追求个人享乐,爱憎不鲜明

从任性妄

为到诚心向佛

不畏强权,敢于抗争

斩妖除魔的正义化身,向现实妥协的悲剧代表,叛逆不羁的个人英雄

——摘编自张久瑛《试论孙悟空形象的形成和演变》,刘继兴《毛泽东耐人寻味的“孙悟空情结”》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历史时期,指出孙悟空形象的差异,并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12分。说明:可以赞同或反对材料中所呈现的“差异”,但是必须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表示:“在中国,传统产业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程度、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都是很有限的。在传统领域中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他们‘没有互联网思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则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是一种思想,是一种价值观。”这说明

A传统产业不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

B.互联网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一场革命

C.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新的文化和价值观

D.互联网思维正全面而深刻地改变人类生活

 

查看答案

据《科学简史》记载,“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初版1250本书在发行的当天就被销售一空。”“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被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查看答案

据美国沃克斯网站2015年2月3日的文章称,纵观历史,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天才往往都相信占星术、炼金术和魔法等非常奇异的事物。这主要表明

A经典力学受到封建神学的冲击

B.牛顿继承了伽利略的研究风格

C.伽利略和牛顿开创了经典力学

D.近代科学发展水平还不够深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