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说,某次侵华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当务之...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说,某次侵华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某次侵华战争后,“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应当是清政府,此时民众意识到要有一个“更好更现代化的政府”,故某次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为D项。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后民众尚未意识到要有一个“更好更现代化的政府”,清政府也不能说就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排除ABC项。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影响 【名师点睛】《辛丑条约》签订后,由于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交织融合,反封建斗争必然带有反帝的性质。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其直接目的是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强迫清政府取缔和镇压一切反帝活动。条约的签订意味着中外反对势力之间关系的完全倒置:帝国主义国家成为太上皇,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由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融合,在此情况下,中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就必然带有反帝的性质。例如,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打倒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客观上当然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尽管辛亥革命并没有像义和团运动那样将斗争矛头明确指向外国侵略者,但也具有反帝的性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看法完全相反的一组是

A鸦片战争期间的抵抗派和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派

B.顽固派和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

D.洋务派和维新派

 

查看答案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的传统手工业纺织业日益衰落,制茶、缫丝、皮革加工等手工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部分手工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B.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的崛起

C.自然经济解体的必然结果

D.西方对工业原料的需求扩大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引发了失业问题。失业问题又直接引发了

A太平天国运动

B.民族工业兴起

C.新思想的萌发

D.维新变法运动

 

查看答案

《明太祖宝训》指出,“我国家赋税制度已有定制,樽节拥堵,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明朝政府推行的这一政策

A推动了全国统一税制的形成和长期稳定

B.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

D.推动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兴旺

 

查看答案

司马光在《涑水家书议》中说:“凡为人子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收入,尽归之父母,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限制子女经济权的目的是

A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B.维护封建小农经济

C.教育子女勤俭持家

D.维护纲常伦理秩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