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

《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说明朱选章废除宰相制度,故B项正确。A属于加强地方管理措施;C不符合题意;D是三省六部制特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废丞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公平无偏滥。……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又考试内容,全国统一,有助于全国各地文化之融结。……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说:“科举制度全面推行……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跻身俸禄补缺等级。”在论述科举制度的主要意义上两者都强调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有利于各地文化融合

C.通过考试的方式跻身仕途

D.可以消融社会阶级

 

查看答案

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A门下省

B.中书省

C.尚书省

D.参知政事

 

查看答案

图所示的是唐代中央机构,其积极意义是

 

A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

C.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D.分清了中央与地方机构的不同职权

 

查看答案

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随着秦汉大一统的实现,以     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此处省略的是

A察访推荐

B.血缘关系

C.相权调整

D.皇权至上

 

查看答案

《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