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明经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 作诗、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摘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二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
材料三
“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科举取士考查士人的哪几方面能力?
(2)到了宋朝,在科举制影响下,产生怎样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
(3)材料三中“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的历史根源是什么?材料中认为“一再起死回生”的原因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科举制。
陈旭麓在其著作《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庚子(1900年)和辛丑之交是(中国社会)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下列最能体现该观点的近代不平等条约内容是
A.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等
B.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
C.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
D.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
魏源记述鸦片战争时,奕山等人率军抵粤后歧视残害当地人民,“粤民久不平。而英人初不杀粤民,所获乡勇皆释还,或间攻土匪,禁劫掠,以要结民心。故虽有擒斩敌人之赏格,无一应命。当洋兵攻城,居民多从壁上观”。魏源的话突出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政府已经失去民心支持
B.国内的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C.民众并不了解世界形势
D.人们国家、民族意识淡薄
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这首诗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国外相巴麦尊说:“(清政府)竟然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材料中的“商品”是指
A.纺织品
B.机器
C.茶叶
D.鸦片
曾经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供职的美国人马士说,“直至1839年,使西方国家听从条件方可允许双方关系存在的是中国;1860年以后,把和中国共同来往的条件强加于中国的却是西方国家”,条约中的种种原则“曾在半个多世纪中成为支配中国对外关系的常规”。马士的言论
A.反映出西方列强对华关系的不断发展
B.反映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说明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加快
D.体现出清朝政府的保守与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