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7年,刘半农致钱玄同信中说:“文学改良的话,我们已锣鼓喧天的闹了一闹;……...

1917年,刘半农致钱玄同信中说:“文学改良的话,我们已锣鼓喧天的闹了一闹;……先生说‘本是个顽固党’。我说我们这班人,大家都是‘半路出家’,脑筋中已受了许多旧文学的毒……故现在自己洗刷自己之外,还要替一般同受此毒者洗刷”。这一论述反映了

A提倡建立国民新文学

B.知识分子还必须自身改造

C.主张文学要言之有物

D.西方文化要取代传统文化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文学改良的话,我们已锣鼓喧天的闹了一闹”表明文学改良已经开始,但材料没有提到提倡建立国民新文学,故A项错误;材料“我说我们这班人,大家都是‘半路出家’,脑筋中已受了许多旧文学的毒……故现在自己洗刷自己之外,还要替一般同受此毒者洗刷,更要大大的用些加波力克酸,把未受毒的清白脑筋好好预防,不使毒菌侵害进去”表明知识分子要进行自身的改造,故B项正确;主张文学要言之有物,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西方文化要取代传统文化材料没有涉及到,且与事实不符,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 考点: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名师点睛】新文化运动思想影响: 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③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④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⑤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⑥促进了文化平民化,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⑦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国初年,孙中山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此则兄弟提倡国家社会主义之微意也已。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其主张的意图是

A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B.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铁路交通为富强的根本

D.联合苏联推动社会革命

 

查看答案

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

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B.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

C.传统文化艺术已衰落的事实

D.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

 

查看答案

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创办了大生纱厂,他通过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以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当时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企业经营顺利,利润优厚。这表明

A大生纱厂是一个官督商办的企业

B.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基本消失

C.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扶助

D.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

 

查看答案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能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