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的通行文字是拉丁文,《圣经》就是典型。但到近代初期方言文学勃兴,很多思想家对此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但丁对于意大利语,拉伯雷对于法语,马丁路德对于德语。这一现象
A. 促成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B. 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C. 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启蒙思想 D. 导致欧洲陷入四分五裂
从历史上看,罗马社会经济逐步从一个单一的农业经济社会变成了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并重的社会。帝国中期后,商品贸易和商业交换活动甚至占据了主要地位。商品贸易的发展
A.成为共和国体制得以维系关键
B.确保了罗马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C.推动了罗马法适用范围的扩大
D.阻碍了罗马大土地所有制发展
甲午战争的结果,在中国近代相当长时期内导致人们对洋务运动全盘否定、对明治维新则无限拔高。这主要因为
A.甲午战争重挫了民族自信心
B.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迫切性
C.历史评价受到留日学生影响
D.中日综合国力发生巨大逆转
著名买办郑观应认为面对通商以来外国的侵略,“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唐廷枢脱离怡和洋行加入轮船招商局后,想方设法“去损伤这些外国公司”。这反映了
A.买办是西方侵略中国的工具
B.民族意识被引入经济发展之中
C.洋务运动强调学习资本主义
D.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这表明作者
A.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B.已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
C.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D.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
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 B. 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
C.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 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