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礼仪与政治分离

B.从人治到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为民主政治奠基

 

C 【解析】 试题分析:秦朝时期礼仪与政治没有分离,故A项错误;秦朝仍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仍然是人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可知,国家管理的制度化,故C项正确;秦朝建立的制度体现的仍然是专制,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国家管理制度化 【名师点睛】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具有空前的重大的历史意义: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接受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在我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从此统一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从这一意义讲,没有秦,就没有汉、唐、元、明、清,也就没有今天的中国。②统一为中国的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③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创建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巩固统治,这一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因此也就成了中国的千古大帝,他不愧为中国封建社会体制的总工程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B.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王守仁,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曹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材料二: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南昌藩镇宁王朱宸濠杀江西巡抚孙燧巡视赣南的王阳明此时在丰城得到了消息,连忙沿江而上,来到了临江府,顿时稳定了军心。由于他足智多谋,指挥果断,宁王的叛乱被迅速平定了!

材料三:明代儒家代表人物王阳明对广西大藤峡、八寨瑶、壮各族人民起义的血腥镇压,彻底暴露了儒家的反动面目。揭露和批判王阳明的丑恶本质,对于我们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深入批林批孔,有着重要的意义。王阳明对明中叶大藤峡、八寨地区瑶、壮各族人民起义的镇压,把儒家那副刽子手的面目暴露无遗。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王阳明一生的主要活动作简要评价。

2如何看待材料三对王阳明的评价?由此简要说明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至8月4日,欧洲主要强国纷纷参战。欧洲大陆一夜之间陷入战争,英国外交部长爱德华格雷爵士叹息道:“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我们在有生之年将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人的幻灭》

材料二

小说《火线》亦名《一个班的日志》,叙述一个法国步兵班的“蓬头兵”在欧洲战壕里受难的历程。作者揭露交战双方的主宰者们对本国庶民采取“填脑术”,反驳赞美参战官兵为“爱国英雄”,坦言:“我们不过是一帮兢兢业业的屠夫!”小说结尾,作者大声疾呼:“不!成为战胜者,这不是应取的结果。要战胜的并不是德国人,而是战争的本身!”

——摘编自沈大力《一战的回响:晴天霹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外交部长爱德华•格雷爵士发出如此叹息的依据。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英雄”、“战胜者”的定义?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土地革命时期的政策路线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抗战时期,党实行了“双减双交”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土地改革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 建剥削土地制度。主要做法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950年至l952年间,新中国发生第一次土地改革。其政策出发点为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3年至l956年间的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土地改革,农民土地所有制由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

1979年之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不具有所有权。

——甄爱军《近代以来中国历次土改》

1依据材料指出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的改革及其变化方向。指出其它土地改革的侧重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次改革的共同点。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乾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止于乾隆退位1796年做“太上皇”,持续115年。某些学者作家们颂扬这百年辉煌的“康乾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甚至超越汉、唐、宋,创造了“历史奇迹”。

——陈明远:《与阎崇年先生论辩:怎样看待满清皇朝康乾盛世》

材料二

中国“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疯狂的战船。如果说已在过去的150年间依旧能够航行,以一种貌似强大的外表威慑邻国,那是因为侥幸出了几位能干的船长。一旦碰到一个无能之辈掌舵。一切将分崩离析,朝不保夕。即使不会马上沉没,也会像残骸一样随流东西,最终在海岸上撞得粉碎,而且永远不可能在旧船体上修复”。

——《马戛尔尼眼中的“清朝盛世”》

评材料中关于“康乾盛世”的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