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的局面。这反映了

A.官僚体系的成熟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科举制度的完善

D.行政效率的提高

 

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宋代“有官、职、差遣之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意明确官职的职、权、位,这样才能将国家的内外事情办好。材料强调的是官僚的职权与分工,并没有反映具体的官僚体系,A排除;历代封建统治者设立和完善官僚制度的初衷无外乎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统治、加强君主专制,B正确;材料没有提到科举制,C排除;D属于现象,没有反映本质问题。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名师点睛】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1)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书门下(掌行政)和枢密院(掌管军政,只有调兵权,统兵权归三衙);三司(掌管财政) (2)选官制度:实行科举制度,国策是重文轻武,使文人阶层壮大,也使选官过冗过滥。实行恩荫制度,后来王安石变法时有所改变。 (3)谏议制度:出现独立谏官机构——谏院。 (4)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

A.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威胁国家的统一

C.后者有害于统一前者则不然

D.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概括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查看答案

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下表。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

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年份

项目

年份

1760年以前

17611796

17971820

发布圈地法令

208

1482

1727

圈占农民土地

310000英亩

1830000英亩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材料二20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蓄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314公斤还要低。

——吕奔《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与英国相比,苏联在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方面有何显著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议会下院开会时,会议大厅里只有一张桌子,这张长条桌子从中间将大厅一分为二,执政党和反对党各坐一边,隔桌相望。更特别的是,两边前排就坐的议员连头衔都一一对应,一边是执政党的内阁成员,另一边则是与内阁成员相对应的“影子内阁”成员。1907年,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最终目标是寻找机会取代执政党的地位,转为正式的内阁。这种潜在的“替代危险”对执政一方起到制约作用,“影子内阁”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摘编自《民主与法制时报》

材料二

民初活跃于国会中的政党,可大致分为激进、保守二派。激进派的政党,严格说来,只有同盟会和国民党。统一共和党在并入国民党以前,是骑墙于同盟会与共和党之间的;民宪党则系由国民党分出。……统一共和党的党员虽有不少原属革命派,但以出身立宪派和旧官僚者为多,故在态度上较同盟会为温和。……与同盟会合组国民党的其他小党派,亦大多不是起于理想相同,而是因为眼见国民党将能在政坛上占优势。……至于正式国会后期出现的民宪党,虽系自国民党分出,但以吸收了许多进步党党员,在态度上亦较温和。作为激进派政党的同盟会和国民党,是使民初国会发挥功能的主要力量。如果在野党的功能是以言论和立法来监督政府,并以诉诸选民的办法促使执政者重视国利民福,同盟会和国民党确是具有这方面的资格与潜能。但以执政者无限制的伸张行政权,在野党和立法者愈伸展其监督权,结果使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当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而又不能取决于选民时,政治的危机即升高。民初国民党之策动“二次革命”、以及“二次革命”失败后执政者一意伸张一己的权力,均为政治走势走向两极端的表现,亦为政治危机升高的表现。结果是两败俱伤。

——张玉法《论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影子内阁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活跃的原因。

 

查看答案

政府与经济关系的问题既是政治学,也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一向奉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定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材料二

把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可以有两种政策,一种是没收,一种是赎买。……民族资产阶级是我们的朋友,解放前同我们一起反帝反蒋,解放以后仍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反对帝国主义,赞成土改、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由于这个历史关系,对他们实行赎买政策,是合乎情理的……如果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统统没收过来,不光管不过来,还会引起资本家的抵制或破坏,势必造成停业或减产。

——彭真《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清政府经济立法的背景及其积极意义。10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