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15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报案者称,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被判有罪。苏格拉底是贵族酒会的常客和主角,他的死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此有关。材料反映雅典
A.聚众饮酒违反城邦法律
B.城邦精神排斥私人空间
C.法律体现了公平与公正
D.公民都有权利管理城邦
唐朝前期,担任园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儒。唐德宗以后,可考的国子祭酒共78人,其中仅藩镇军将兼任祭酒的就有24人。国子祭酒的职事作用相对缩小,成为文臣武将的迁转之资。材料意在说明唐朝
A.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B.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
C.儒学地位遭受佛道的冲击
D.科举制度下儒学逐渐僵化
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服”、“粤纱”等。此材料印证了
A.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O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这体现了
A.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
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的局面。这反映了
A.官僚体系的成熟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科举制度的完善
D.行政效率的提高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
A.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威胁国家的统一
C.后者有害于统一前者则不然
D.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