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这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政的特点是
A.宪法赋予联邦会议拥有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议会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德意志帝国
D.美国
十月十日的黄昏,我们的队伍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帽子、衣服、布草鞋、绑带、皮带,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都是我们苏维埃工厂制造的,出发以前才发来的新家伙。”材料中“我们的队伍”
A.出师北伐
B.开始长征
C.奔赴抗日前线
D.挺进大别山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13次会议记录显示,为履行一项条约,“联军司令官决定把拆除临时政府管辖区以外的芦台炮台及山海关等炮台的工程交给临时政府负责并由它承担经费”。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有学者认为: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度最大的“合理性”应是
A.封建政府人才选拔工作制度化
B.贵族垄断官场局面开始被打破
C.底层知识分子社会流动均等化
D.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得以塑造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
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C.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