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建立起世界上最完善的官僚制度,为中华帝...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建立起世界上最完善的官僚制度,为中华帝国的数千年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组织基础。中国式官僚制度以皇权为中心,皇权与官僚权力共存并用,当代学术界称之为“君主官僚制”。在君主官僚制中,官僚体制是依附于皇权统治基础之上的,皇权与官僚权力有着等次分明的主从关系。由于国家治理的规模,皇权的统辖权只能以官僚体制代为行使;官僚体制为皇权提供组织基础和治理工具的同时,也发展出一套等级有序、稳定运行的组织机制。这些官僚组织机制常常与皇权利益分离,正是在君主与官僚互为依赖又互为钳制的矛盾中,君主专制体制产生了活力。

——摘编自周雪光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官僚体制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随着考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考试法》、《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考绩法》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公务员制度逐渐形成。这是我国引进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建立近代人事管理制度的一次重要尝试。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包括考选制度和铨叙(指按资历或劳绩授官或升迁)制度两大部分,由考试院具体负责管理公务员的考试、任用和铨叙。1935年《公务员任用法》规定:“曾于中华民国有特殊功勋,或致力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功劳者,经证明属实”即可免试任为公务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规定,政府公职人员必须加入国民党,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管长官督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与党无深切关系,特非所宜”。

——摘编自姚琦论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官僚体制与专制皇权的关系,并结合唐代政治有关史实予以分析说明。(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并作简要评价。(11分)

 

(1)关系:官僚体制依附于皇权(以皇权为中心),为皇权提供组织基础和工具;官僚体制形成了一套有序的组织机制,与皇权利益也有分离的一面;(2分)总之,皇权与官僚权力之间是等次分明的主从关系,互为依赖又互为钳制。(2分)仅答出“总之”一项,最多给4分。 史实说明:至少结合一项史实加以分析,应围绕“主从关系,互为依赖又互为钳制”这一核心进行说明;可运用的史实包括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度、监察与谏议制度等。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特点:形成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以考试、考核为选拔任用主要方式;公务员任用与革命功勋、国民党有密切关系;引进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古代铨选制度。 评价:是一次建立近代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尝试;公务员的选拔、任用、考核体系较为完备,有一定积极作用,为后世公务员制度提供了借鉴。但突出功勋、党性,易造成政治腐败,同时也服务于国民党一党专政。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首先要清楚我国官僚体系最开始的起源,要从秦朝开始进行梳理。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出发,分析它对君主权力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并将眼光放在唐朝,分析唐朝的中央专制主义集权加强得表现,并分析对后世的种种影响,由此得出相关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本题在教材中无多少体现,所以回答本题要根据材料中的内容来回答。首先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的实质,从阶级角度来分析。之后根据具体的选拔方式来分析它的特点和优势,并分析其现实作用,由此得出相关结论。此外还要关注此项政策的弊端,要结合事实来分析,言之有物即可。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的专制主义的发展;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南京国民政府 【名师点睛】公务员,指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员,具体解释因国而异。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在西方国家,“公务员”一般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世界各国现代公务员制度对待公务员的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小范围的公务员,以英国为代表;二是中等范围的公务员,以美国为代表;三是大范围的公务员,以法国为代表。1994年8月19日,中国中央国家机关首次招考公务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召集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均已成熟。一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都站在我们方面。”其历史背景是

A.抗日战争彻底胜利

B.中共确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方针

C.国共两党签署“双十协定”

D.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查看答案

1940年代,《抗建通俗画刊》刊载了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下图),其昭示的主题是

 

A.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B.抗战是一场持久战

C.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D.中国国力强于日本

 

查看答案

1926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党在政治上的主要方针是加紧进行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的群众工作,特别是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这一方针

A.适应了国民革命新形势

B.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已转向农村

C.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

D.是应对国民党右派的紧急举措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士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反映了民国初年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传统习俗根深蒂固

C.军阀混战已是社会痼疾

D.民主政治基础薄弱

 

查看答案

下列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所含信息的本质性解读,合理的是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商税、各项杂税等;关税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政府财政收支失衡

C.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D.传统产业陷入困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